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大爷的1957第8节(1 / 2)





  大人们看这些还觉得有意思,可几个小孩就没那个耐心了。转了一圈下来,郑意安说要出去了,几个小的们竟然乐的直跳。

  出了钟楼,外面一派热闹景象。各种小吃里,羊肉泡馍、兰州拉面、肉夹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不过郑意安并没有带孩子们去吃那些,只是叫了几份胡辣汤。二大爷知道这玩意烫,连忙看着三个最小的,让他们慢慢吹着吃。这个年代的肉太稀罕,胡辣汤里没有什么肉丸肉丁,都是些小面疙瘩,可这就很对得起它那低廉的价格了。

  又四处逛了逛,郑意安不让二大爷给孩子们买东西,郑家几个小的都懂事,虽然很想要可一点也不会吵着大人买。只不过等郑意安转过头去,二大爷就会朝几个小的挤眉弄眼,惹得大家咯咯直笑。

  晚饭前,两个大人带着孩子们回到了郑家。吃过饭后,二大爷说了明天他想带郑吉达和郑秀在附近逛逛,中午可能就不回来吃中饭了。

  郑意安夫妻俩嘱咐了几句注意安全,就随他去了。只有另外三个要上学的小子,羡慕的不行,老三郑吉敏转着眼珠子,一看就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第二天,郑吉敏装病不成反被揍的上学去了,二大爷则带着三个小孩出了门。

  郑吉达本来以为只会在附近玩一下,结果出门二大爷就把他们抱上了三轮车。二大爷“壕”气冲天的对着三轮师傅问了句“包你车一天多少钱?”

  问清了二大爷要去哪些地方,三轮师傅最后开了个两元钱。二大爷没砍价,这钱赚的辛苦,他也不缺那个钱。

  一行人先去了城墙,又爬了大雁塔。从塔上下来,几个小的明显累着了,于是二大爷一挥手,一伙人就直奔回民一条街上吃饭去了。

  ☆、第18章

  这次没有郑意安的阻拦,每个人都美美的吃了份羊肉泡馍,连三轮师傅都不例外,人家师傅推辞不掉只好表示从车钱里扣。

  快吃完时,二大爷从背包里掏出个带着盖子的搪瓷盆子,让店里给添满羊肉汤,外加二十个馍。三轮师傅被二大爷这土豪劲给惊到了,吃到肚里的羊肉泡馍似乎也不那么心疼了。

  吃完饭,大家慢悠悠的走走看看。二大爷忽然想起昨天看的那个景云钟仿制品,时间还早,干脆去看看那个真品好了。于是一群人又转去了碑林,到了门口,三轮师傅表示自己不进去了,就在外面等他们好了。二大爷想了下点点头,把那大盆羊肉泡馍和饼子也都留在了车上,师傅拍胸脯表示肯定给他看的妥妥的。

  老实说碑林对于这群墨水都不多的人来说,太高端了点,所以他们干脆直奔目标——景云钟。到了跟前,只见一个小亭子里有个圆形石台,台子之上,灰中隐隐泛着青的大钟静立其上。

  这钟上铸有祥兽吉云,正面还有一段铭文,要是派个解说员来,能说上大半天去。可惜三个小娃遇到的是二大爷,只听二大爷咳了一声说:“啊,这个钟……恩,很了不起。你们看,好多这个,狮子老虎什么的,啊,还有这不老少字。恩,懂了吧?“

  三个小的呆呆看了下景云钟,又抬头看着二大爷,一起摇头。二大爷啧了一声,心说,一群没眼色的小东西。

  高大峰看他爹那样子,心想自己还是应该支持一下他的,于是伸出小爪子轻轻摸了摸上面一个鸟型图案,然后说:“爹,这是小鸟,对波?”

  二大爷刚要点头说对,身后传来一声哼笑,一位老者乐呵呵的说:“这是朱雀,是很厉害的神鸟哦。”

  “对,神鸟朱雀,会喷火的。”机灵的二大爷立马改了口。不过他没注意到的是,正摸着景云钟的高大峰抖了抖,然后迅速的收回了小黑爪子,在裤子上蹭了好几下。

  这位插话的老者一看就很有派,白白的胡须有一指长,打理的干净整齐。虽然清瘦,但精神矍铄,眼神清亮。他一个人站在二大爷他们身后,笑眯眯的看着这几个小猴子。

  二大爷礼貌的和这位老者打了招呼,彼此简单介绍了下。原来这老者姓李是西安市里一位老中医,家中儿女没有愿意学医的,于是他干脆关了店,只偶尔给那些认识他的人看看病。

  二大爷听了这话,心中一动,但是这平白无故的不能就这么开口求人,于是记在心里,更加留心的和李老爷子攀谈起来。

  这李老爷子看来很是热爱书法,对碑林里的各种石刻说的头头是道,可惜这完全是俏媚眼抛给了瞎子看,他的听众是几个没开窍的小娃和缺根筋的二大爷。不过这李老爷子修养是真好,虽然看的出这几个有听没有懂,但一点也不烦躁,反而改成更加简单通俗的话来介绍。

  这趟碑林就这样被李老爷子搞成了文化课,到了后来,他们身旁已经围了十几个蹭课的家伙。二大爷对李老爷子这人性这修养实在是佩服,这也让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老爷子搞到手!嗯……似乎听着有点不对?

  等到出了碑林,二大爷已经成功套出了老爷子的住址,于是说了改日去拜访下,老爷子没当真,以为是客气话,笑着点头应了。

  听了一下午的历史故事,高大峰这三个小娃娃还挺高兴,再加上二大爷一路没少买昨天那几个小子看中的东西,而身边的三个孩子更是两个爪子都满满的。

  于是师徒四人赶奔花果山,呃……是赶奔家属院。到了家,下了车,二大爷把两元钱塞三轮师傅手里,也不和他拉扯,招呼小的们一起进了家。

  今天郑家的晚饭是羊肉泡馍,所有人都吃撑了。孙丽真很心疼二大爷乱花钱,想说说他吧,可看着几个半大小子吃的唏哩呼噜的又开不了那个口,哎,这日子想吃点肉也是很难。

  又玩了两天,二大爷心里挂着陈英俊的事情,于是和哥哥嫂子说了一下,就准备回村了。临走的晚上,孙丽真把二大爷叫到了一边,说:“弟啊,你以后是啥打算啊?”二大爷有点蒙,顺口说:“啥打算?就打算把日子过好了,把大峰养大了,还有啥?”

  孙丽真看了眼郑意安,接着说:“你们男人真是粗心,我看小峰都八岁了吧,在我们这就是该读书上学了,你不会打算让小峰以后都不念点书吧?”

  二大爷一拍脑袋,老天,他完全忘记了这回事。在他心里,高大峰似乎还是初见时那瘦瘦黑黑的一个小猴子,只想着赶紧把他身体养好,长点肉,蹿点个子就不错了。上学读书的事情还早着呢,谁曾想,转眼就八岁了啊。

  他们村里没有学校,离的最近的就是县城里的小学了。可县城学校很不好进啊,似乎根本就不收高大峰这样的孩子。

  二大爷挠了挠头,老实的说:“嫂子,不瞒你,这事情还真有点麻烦。”接着把他村里的情况说了下。

  郑意安夫妇听后,对视了一眼,笑了起来。孙丽真开口说到:“要不这样吧,咱们先把小峰弄到我们厂子的小学里来,不管怎么样先把书念上,等以后有机会了,你也到市里来工作,那户口学籍这些就好办了。”

  二大爷虽然对自己以后的日子另有打算,但对高大峰而言,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不说别的,只要能和郑家这些孩子一起读书长大,以后就很难再变成那样一个坏蛋。

  于是二大爷点点头,但这次他们还要先回村去一趟,和村里打了招呼,如果能开点什么证明之类的,那就最好了。

  这次回去,他们在县城下了车没有立刻就走,而是在学校里找到了陈英俊,把西安李老爷子的事情对他说了,看看他想不想去。

  陈英俊自然是想去的,可他不能放他姥姥一个人住,本来姥姥年纪就大了,而且还三不五时的病一病,这实在是没法让人放心。

  二大爷自然也想到了这个事情,他说:“英俊,你要信的过哥哥我,你先跟我去看看,万一人家李老爷子不收徒的话,咱就当去玩了一趟。如果万幸人家看中你了,哥哥我肯定给你把姥姥照顾好,你看咋样?”

  陈英俊知道自己这一点头就是承了二大爷天大的情,想到自从认了这个哥哥后,受到多少照顾,吃了多少好东西,眼眶一红,磕巴着说:“行,都听大哥的,大哥,我信你。”

  二大爷随后跟着陈英俊回家,和姥姥说等学校放寒假了,要陈英俊陪着他去省城办点事,几天就回来,让姥姥放心,肯定不少一根头发的回家。

  姥姥听了笑眯眯的拉过高大峰轻轻把他一脑袋乱毛梳整齐,然后说:“行啊,去吧,在外面凡事多留心,别和人争吵,出去见见世面就好。”

  中午吃过饭了,二大爷和高大峰这才回了高家坳。当天下午,生产队里照例召开了一个省城见闻发布会,满足了全村老少的八卦心后,二大爷才得以有空处理自己的事情。

  先找到了村长,说了高大峰的事情。村长皱着眉,心里也清楚,能让孩子念点书,是多好的事情,自己是没什么办法了,可也不会阻止别人给孩子想办法。

  于是让二大爷自己写好几张介绍信和证明,他挨个给盖了章,就算同意了。

  离学校放寒假还有十来天,二大爷趁着这点空闲赶紧忙乎,要知道明年的天灾*更加凶猛,不多准备点,如何让更多人度过难关?

  二大爷心情有些沉重,要知道天灾他还能想点办法缓解下,可*这种事情,他该怎么办?没有真实经历过这种风波的二大爷,更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可他要面对的并不是什么道德上的善恶,意识上的分歧实在不是他这个粗人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