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大爷的1957第18节(1 / 2)





  二大爷把带来的游泳圈也不管有没有用硬留在郑家,至于大小几套雨衣雨鞋,粮食罐头都被他一股脑藏在了高大峰的床底,并交代熊儿子要等他走了以后,再拿给大伯他们。

  确定了家里没什么后顾之忧了,二大爷回到村里,就开始专心的忙碌起来。

  早在暴雨刚降下的那几天,驻扎于清顺山的部队就决定了暂时停止地下的巡查行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牺牲。二大爷在反复确认并实地去看了几次后,终于确认了地下除去他就只剩下耗子后,终于放下了心。

  他回村后,找了高光耀,开口说道:“二小子,你们巡逻队每班抽一个人来我家。”高光耀一扬眉毛说:“那可不行,额们都是做正事捏,哪能到你家玩去。”

  二大爷笑着拍了他一下说:“想啥呢,额家那儿离溪水近,又离地高,在山腰上,站的高看的远,知道不?额家那,看溪水贼清楚咧。让你娃派个人来就是和我一起看着的,万一有个啥,还能滕出一个人来去报信,懂不懂,个瓜娃娃!”

  高光耀一听,顿时乐了,说:“那太好咧,你家又不用淋雨受冻的,还能吃点喝点,又不耽误巡逻,美地很,回头额就叫人去,谢了啊,全兴哥!”说完,转头就跑了。

  二大爷摇摇头,赶紧回家去了,身上都潮乎乎的,要烤烤火去。

  随着大雨不断降下,村东的溪水早就超出了正常水位。而高家坳的村民们每天除了加紧给田地排水,还要滕出时间来挖碎石,装好的麻袋又交给防卫队的壮小伙去堆在溪水靠近村口的那一段上,如今那道土墙已经近一米高,还加厚了一层,看上去颇为可靠。

  而此时,二大爷家已经成了巡逻队的临时办公室,这些火力旺的小伙们平均十七岁,虽然身体好,可如果长时间淋雨受冻的,也是非常难挨。自从有了这个临时据点,大家每两个小时可以到这里来换下干衣服,喝碗热水吃块软乎乎的饼子,再出去又是好汉一条了。

  六月十二日这天深夜,一个闷雷过后,大雨变成了暴雨,三个小时过去,外面漆黑一片,已经看不到溪水的任何情况了。二大爷心里总有些忐忑,他拍醒在这里守夜的高光耀,说道:“这雨已经下疯了,在这儿看不清外面的情况,我要出去看看,你在这里醒着点,要是有事,我就大声喊你,听着点啊。”

  作者有话要说:  恩,稍后有防盗章,你们懂得哦,注意躲避。

  出来吧,小剧场!我的小宝贝儿!

  -------------

  自从省里的奖状敲锣打鼓的送到了高家坳以后,来他们村里说亲的人就多了起来。

  这天中午,村长跑到窑洞里,和二大爷说点事情。说了一会话,二大爷出去上了个厕所,再回来,就发现窑洞里多了个妇女。

  只听她正兴奋的说着:“这姑娘实在不错,不是我瞎吹啊,按人家的品貌人才,在这附近几个村里,那是闭上眼睛随便挑的……”村长听着也很高兴的样子说:“真是这样就太好了,这小子也拖太久了,等下我就让他去一趟。”

  二大爷一听,好家伙,这上个厕所的功夫,就有人给自己安排好相亲了?没想到自己这个鳏夫还有人盯着了?

  想到这,连忙走进去,打断他二人的谈话“我说,这事我是不同意的啊,你们怎么不问一声就这么决定了,保不齐人心里有对象了呢,今儿你就是说出个七仙女来,我也不同意!”

  房间里一静,那妇女结结巴巴的问:“心里,心里有人了?你,你咋知道的,你是谁啊?”

  二大爷一撇嘴说:“你看,你连要说亲的人长啥样都不知道,这不乱搞吗?”

  忽然这时村长哈哈大笑了起来,喘着对二大爷说道:“全,全兴啊,人不是给你说亲的,是给我家光荣说的,哈哈哈……”

  二大爷面红耳赤的送走了两人,心里不痛快的嘀咕“他妹,今儿算是丢人了,这些媒婆也是,说个亲跑别人家干啥?是嫌弃狗粮吃的太少,送上门来硬塞吗?过分!”

  ------------------

  下面是十一月二十三日的狗粮,呃不,感谢信!

  大冷天里,老兵“桥山苗裔”体现出了他顽强的战斗精神,把地雷裹成个雪球,灵活机动的塞进了板凳的后领子,哇,真是个提神的好方法,赶紧刨字!

  新兵“你的欧洲鱼骨”一看队长做了示范,连忙拼命的给地雷外面裹了一层层的冰雪。然后对准板凳就是一个抛射,好嘛,雪裹的太多了点,目标变成了一个憨憨的雪人。嗨……鱼骨,你,你给我等着!哈哈

  “百里紫苏”还是那么体贴,看着板凳被冻的流鼻涕,连忙泡了杯999感冒灵,当然,是紫苏味的!板凳表示,这是俺喝过最……特别的,感冒灵,谢谢了,姑娘!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狗尾巴草”觉着今天不过瘾,于是她站到了高岗上,左右肩膀各扛了一个火箭筒,身上还挂着好多条子弹带,额头绑了个小布条,上面写着“frist blood”,高喊了一声“小板凳,上天吧,去和太阳肩并肩!”于是……“嗨,大家好啊,我是板凳,在天上很好,很温暖,非常非常温暖!还有就是谁能把狗尾巴草那家伙发上来给我做个伴?”

  出手晚了一步的“伊嗬兼墨”叹了口气说“真可惜,今天又没炸到板凳,本来还打算给她的杀马特发型来个更新换代的……”抬头看了看在太阳旁边晒成干的板凳,伊嗬兼墨觉得他还是等板凳落地的时候再给她送上个惊喜算了。谢谢啊……

  ☆、第39章

  高光耀刚醒过来,还有些迷糊,说:“全兴哥,你要出去?”二大爷嗯了一声,起来套上游泳圈,腰上捆了绳子,拎着一根一头削尖的长棍就朝外走。明白过来的高光耀一下跳起来说:“不行不行,我和你一起走,你一个人太危险。”

  二大爷想了下,点点头,把腰间的绳子松开一段,绕在高光耀身上,看他挂好游泳圈后,也给他找了个长棍子。然后从包里摸出个防水手电筒出来,递给了高光耀一个,说:“别弄丢了,这玩意可难搞,就这么几个啊。”

  两人穿戴好出了窑洞,即使一路打着手电,还是看不太远,因此走的格外小心缓慢。还没到土墙那儿,二大爷就看到有水渐渐的从土墙的那些麻袋中渗出来,再上前两步,嚯!水已经到了土墙一大半的高度,这要是到了明早,搞不好就要漫过来了。

  深夜里,雨水加上溪流的声音,让二大爷不得不抓着高光耀大声喊道:“你赶紧去找你爹,让他把人都喊起来,咱们要连夜加高这个土墙,不然明早说不好就被水冲进来了,快去!”

  高光耀点着头,也不吭声,解开腰间的绳子,迈开腿就朝村子里跑去。

  二大爷看他跑开了,也顾不得那许多了,后退了三十米左右,找了个高一点的土堆,把空间里的麻袋弄了一大批出来。想了想,又复制了四十多把铁锹出来,自己抄起一把就开始挖土填袋子。

  大概十几分钟后,村里传来了一连串的敲锣声。“哐!哐!哐!”的锣音,在这雨夜的群山里,来回震荡。

  被大雨弄的都有点心慌的村民里,不少人今夜睡的很轻,锣音一响,整个村庄立刻动了起来。这就看出平时训练的好处了,村民们没有一股脑的冲出来乱跑,家里老的小的,起来收拾东西,妇女把灶火捅旺,赶紧烧水做点吃食,青壮们则按平时分的小队,聚在一起朝大屋集合。

  村长此时已经等了一会,看大家还算利索,满意的点了下头,说道:“刚才光耀和全兴去看了村头的溪水,已经涨起来了,咱们现在去多弄点砂土装麻袋,把墙再堆高点,家里有榔头、锄头和锹的都回去拿,有筐子啥的,也带上,等下还在这里集合,让家里孩子婆娘不要慌,娃娃还是睡觉去,婆娘弄点热汤饭,等下抽空吃点。好了,赶紧的,都去拿家伙事,别磨蹭!”

  二十分钟后,一大群人在雨夜中,一身泥巴水的赶到了二大爷在的地方。老远能看见二大爷头上绑着的手电筒在一抖一抖的,几个胆子小的,吓得腿软差点走不动道。

  到了近前,二大爷连喊带比划的,把工具发给大家,安排好谁挖砂土、谁装麻袋、谁扛包、谁垒墙。又逼着那些垒墙的都挂上游泳圈,这才一使劲把刚才装好的沙袋扛起来,先走一步,去垒墙了。

  村民们都知道情况紧急,没人愿意自己辛勤耕种的田地被淹没,谁会希望自己一砖一瓦建好的房子被冲毁。这暴雨如注的夜里,大家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和不断上涨的水面奋力战斗着。

  二大爷利用垒墙的机会,不断在麻袋堆里填私货,那些从香港弄来的,装满砂石的麻袋被悄无声息的混在了中间。

  清早,天色渐渐亮了起来,随着村长的一声吆喝,村里小媳妇大嫂子们给这些男人送来了饭食。此刻也没谁在乎谁家做的是窝头,谁家送的是锅盔,大家轮流的躲进临时搭的简易棚子里,三口两下的飞快吃着,来不及咽下最后一口就又转身跑了出去。

  到了中午,土墙已经足足一人多高,三层多厚,那本来不断渗透出土墙的溪水也几乎看不到了。

  下午,村长让大家回去休息休息,他自己和二大爷一起回了窑洞,他家三个小子也跟着一起,在二大爷家随便吃了点,洗洗头脸,然后几个人轮流躺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