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节(1 / 2)





  “为什么没有卖服装?”

  “我对服装和时尚一知半解。”英子做生意的大前提是懂一半,她至少要对商品有一定的了解才会接触,接触了之后要对商品的种种完全了解,生产地,渠道,客户需求等等,她都要做调查,商里的产品是根据销量随时调整的。

  服装她也不是完全不卖,但是防晒服、御寒服这种“功能性”的服装并不等于真正的“时尚”。

  服装行业的水啊,也是很深的。

  “你很聪明。”矫凤山说道,“我倒腾过一段时间的服装,主要是牛仔裤,确实服装行业有自己的行业规律,比如你身上穿的这件,应该是以纯的外套?”

  所以……不是蓝不拉几的了?“是。”

  “这件衣服的面料……”他从面料到版型到做工详细分析了这套衣服,“成本价是……”他给出了英子一个不能接受的成本价。

  “您方才说这件外套的做工很好,多了几样比较耗时的工……”

  “对啊,所以我才给了这个价格,知道一个剪线婆多少钱吗?”

  “剪线婆?”

  “中国甚至全球的女装产业,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产地,大部分在广东,牛仔裤的产地更是集中的广东的几个镇里。”他一一列举了这些产地,“在面料、做工方面价格是完全透明的,版型更是你扒我,我扒你,虽在扒版的过程中略有改变,但改变不大,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真正的设计师之说,我一般叫他们扒版师,影响服装价格的主要因素实际是品牌。”

  他开始讲述起了品牌,女装、男装、童装、鞋子等等。

  “为什么在我们这里没有形成这样的市场?”

  “你去过南方吗?”

  “去过几次江苏。”

  “伞?”在他的深入调查中,发现了英子曾经经营过一个伞类品牌,但很快放弃了。

  “是的,最初的物流成本太贵且浪费,我在产地建了发货仓,为什么我们这里没能形成这样的生产基地?”

  “原因嘛……是多方面的,除了体制问题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这里成本太高了。”

  “成本?”

  “你去过南方,你知道南方的小作坊是什么样的。”

  “是的。”就是一个铁皮大仓库,工人们做工,夏天的时候会有风扇之类的。

  “我们这里第一要考虑的永远是取暖和保温,厂房就不可能是南方那种非常简单的薄铁皮房或者是简易厂房。其次是运输……我们省没有出海口,有出海口的城市比如大连,服装行业就做得还可以,就算有同样的政策,同样的营商环境,我们省也不适合生产这类型的产品,包括小商品。”矫老师做了一番分析,让英子长久以来的迷惑得到了解答。

  “老师,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就没办法有自己的优势产品创立自己的品牌了?”

  “你想做自己的品牌?”

  “当然。”她当然想做自己的品牌,微雨对她来说是一次失败,她汲取教训的同时,也在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听过评书吗?”

  “听过?”

  “单田芳的评书里有句话:千招会不如一招鲜。在市场上更是如此,只要你的产品足够特别,暂时无可替代,你自己掌控着原材料或生产商,打出自己的品牌,做好品控,坚持五年以上不倒,你才可以说创立了品牌。”

  一招鲜?她拥有一招鲜是什么?

  “你别看我,我在商场沉浮这么多年,八十年代闯过特区,九十年代闯过独联体,玩过股票、倒腾过国库券,折腾了一辈子,好几次差点儿蹲笆篱子(监狱)我要是一招鲜,我至于回学校猫着吗?”

  “那您能给我的建议是什么?”

  “回去摆地摊,面对面的接触你的客户,研究你的客户,研究你的产品,磨练你的意志!最重要的一点:不要怕犯错!年轻人!永远不要怕犯错!不要怕输!不要怕赔!”

  作者有话要说:英子不是重生者,她的不确定,她的探索,正是她的优势所在。感谢在2020-06-17 22:21:34~2020-06-18 22:26: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觅秋人、唯落不奈、花草叶、学院派、开心的美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fengyuanwe 20瓶;安小四、maryop、dodo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地摊(一)

  人年轻的时候, 聚散都是很重要的事,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有规律的聚与散。

  变得麻木是在工作以后, 工作, 跳槽,搬家,可以在两三天内交到“朋友”,也可以在某天夜半醒来, 忽然想起跟当初想要一辈子做好朋友的那个人,不知现在人在何处。

  那些大学生们,还没有想到自己经历的是人生中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聚和散。

  他们拼命搞一些象征,希望有什么东西能永垂不朽。

  而对于商人而言,以上皆是商机。

  现在学校周边不缺卖伞的,更不缺卖防晒服的, 甚至高价收购二手自行车的也不止一家。

  英子支了个摊子挂了二十件印着不同文字的文化衫,除了这些“成品”之外,还接受订制。

  “订制班服!系服!寝室服!情侣服!兄弟服!订制文化衫!”

  “这白衣服是纯棉线的吗?”有一个女生拎起一件问道。

  “纯棉的!”

  “纯白的批发市场才卖10块钱一件啊。”也有常逛批发市场的嫌弃英子卖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