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章(1 / 2)





  “是啊!你们都是大财主,坐得起,我们这些空一天就得饿一天!”

  张赐见说不通,赶紧和四大鱼商躲进门里,蒋鱼头稍一迟,后襟就被人扯住,他忙用力挣脱,钻进门去,门仆慌忙把门关死。

  “这一整天,你躲到哪里去了?”张赐转身怒问,目光冷劈向蒋鱼头。

  “我……”

  魏猪倌急急忙忙去见行首魏铮。

  天黑后,他带着仆役将那几百头猪押到杀猪巷。今天猪数量不及平日十分之一,他只能照减下来,分给各家屠户。屠户们都是预交了钱的,量少这么多,自然都大不乐意,吵吵嚷嚷了半个多时辰。魏猪倌解释得喉咙都要着火,也没人听得进去,他只得瞅个空子,骑上驴子飞快逃开。

  魏猪倌今年四十七岁,他原是蜀地盐矿上的矿工,因是行首魏铮的远房侄子,沾了些亲,才被带携到这汴京城。当年在盐矿,一年最多挣四五十贯。那时他想着若是一年能挣一百贯,那就是活在天上了。可是到了京城一看,一年百贯,在这里只是饿不死的穷汉。像他的叔父魏铮,为叔祖备了一口棺木就是一百贯,添了匹马也是一百贯,今春给妻妾各置了两套春服,每套也是一百多贯。而他,替叔父收猪,每个月八贯钱,一年也近百贯,但能值什么?一家五口,除去赁房钱,也只是每顿都能见荤而已。这还是沾了身在猪行的光。像羊肉,贵一些,一年便吃不上几顿。

  到了这个年纪,他也没有多余念头,只想着安安稳稳把这差事做下去。一对儿女眼看要到婚配的年纪,好在已经分别和果行、鞋行的两个经纪定了亲,大家门户都差不多,于奁妆聘资上,私底下已经说好,互不为难。不过就算这样,一个至少也得五十贯,才勉强算像个人样。来京城二十多年,他一共也才积攒了八十贯钱,还少二十贯,一直在为这犯愁。

  这种时候,偏偏遇上这样的事。一想到要见叔父,他就满心地怕。叔父虽然是猪行行首,却生得干干瘦瘦,为人又冷利刻薄,丝毫错都容不得。而且脾性越老越凶,连婶娘在他面前都不敢多言一个字。这事该怎么交代?

  他来到叔父宅前,下了驴子,拴在门边,犹豫了半晌,才抬腿进门,看门的仆人见是他,小声问候了一句。在这宅里,谁都不敢高声。他点点头,小心走进去。宅子不宽,但很深,有七进院落。这时天已全黑,前庭黑漆漆没点灯,第二层院子正屋里才透出些灯光。他放轻脚步,穿过前堂,来到第二层庭院,扑鼻先闻到一股香气,肉香、油香、菜香,他不禁大大咽了口口水,今天遇到这事,忙乱得一直没顾上吃饭。

  正屋里烧着几对高烛,很亮堂,那张黑漆大桌上摆了十几样菜,魏铮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两个小妾站在他身边静悄悄服侍着。

  魏铮正夹了一筷子鹿脯放进嘴里,他一直爱独自慢慢进餐,虽已六十多岁,牙却坚牢,咬得嘎吱嘎吱响。

  魏猪倌知道叔父吃饭时最恨有响动,便站在院子里不敢进去。

  “大辛吗?”叔父忽然高声问道。

  “叔父……是我。”他惊了一跳,黑暗中叔父怎么瞧见的?忙快步走到门边。

  “这么大的事,不赶紧来报,瘟死在城外了?”

  “叔父,”他一愣,“您已经知道了?”

  “找两个人,把那个姓冯的瘟崽子给我绑来!”

  “冯宝?”

  “还不快去!”

  “是!”

  邱迁又赶到甕市子街横巷,楚三官躲在街边那棵大柳树下等他。邱迁看他那副轻滑样儿,又有些不放心:“你先等等,我去姐夫那里说一声。”

  他骑驴先进巷子来到姐姐家,家里仍只有小茗一个人,其他人一个都没回来,什么信儿也没有。他叹了口气,找人要紧,只得信一回楚三官了。他回到巷口,叫楚三官一起进到旁边一间茶肆,茶肆主人和冯赛往来亲熟,邱迁也常和他打招呼,知道店主为人忠厚,便从袋里取出回家时写好的契书:“崔伯伯,我和这位楚三官人有桩交易,能否请你做个中人证见?”

  崔店主一看楚三官,顿时露出犹疑,给邱迁递话:“什么交易?现今人心浮乱,买卖不好做,当心为上。”

  “嗯,多谢崔伯伯提醒,不过这事已经说好了。”邱迁将契书递过去。

  “寻冯三郎?对啊,我也有几天没见到他了。他怎么了?不过,寻个人要二十贯?”崔店主连声问起来。

  “老崔,说那么多做什么?”楚三官不耐烦了,“你愿意就做,不愿做,我们找其他人去!”

  “崔伯伯,我有件极紧急的事要寻见三哥,等不得。”邱迁忙解释。

  “你当真想好了?”

  “嗯。”

  “那我也不好多说了。”

  邱迁和楚三官分别签了字,崔店主最后才皱着眉签了。邱迁收好契书,这才从驴子上取下两大袋铜钱,一共十六贯。其中六贯是去舅舅那里借的,他舅舅王百祥知道他素来沉稳规矩,不乱使钱,两家也时常互相周转银钱,没多问就取给了他。邱迁又回家谎称找见矾了,将那十贯钱也搬了出来。

  “没有假钱吧?”楚三官把钱袋放到地上,欢喜打开查数。

  “放心。都是自家用的钱。”

  “你在这里等等,我把钱先放回去,然后再陪你去找冯宝。”

  一袋钱有三四十斤,楚三官费力拎起来,摇摇荡荡走进街对角自家的药铺。半晌,才拿了块麦糕边咬边晃了出来:“咱们先去桑家瓦子,他常日都在那里头混。”

  冯赛一直在吴蒙别宅的对面守候着。

  他和崔豪时而在一处,时而分开,不过都躲在暗影里。站累了就靠墙坐一会儿。一直到后半夜,都没见人来。崔豪看着还成,他却疲乏之极,几次险些睡过去。这些年,他周旋于富商大贾之间,只靠言语吃饭,哪里受过这种累?但除了守在这里,他也再想不出找见妻女的其他办法。

  难道是我们在这里被发觉了?应该不会。难道是送到吴蒙本宅去了?为防这一着,他已经让刘八和耿五去那边守着了。不过吴蒙应该不会这么没成算,敢把碧拂直接送到自己本宅里,更不必说邱菡母女三个。或者说,谭力本就没打算把邱菡母女送到吴蒙这里?但他和我无冤无仇,又比我富得多,若不是要陷害吴蒙,何必要绑架我妻女?难道绑架者不是谭力?除此之外,还会是谁?

  他越想越乱,越来越没有头绪。

  箱子盖忽然打开,那个猩猩一样的黑壮汉站在外面,俯身一把攥住邱菡的胳膊,把她抓了起来。随后将玲儿和珑儿也从藤箱里拎了出来,替她们母女解开了勒在嘴上的布条、绑住双手的绳索。柳碧拂已在屋里,绳索也已解开,正呆坐在床边。

  邱菡赶忙一连声地问和求:“你们想做什么?你们要抓,就抓我,把我两个女儿放回去!”

  那黑大汉却像是没听见,只漠然看了一眼,拎起那个大藤箱走出门去,从外面将门锁上了。两个女儿忙扑到邱菡的怀里,邱菡搂紧女儿,四处一看,身在一间小屋,四周墙上糊着白纸,靠里一张大木床。此外,屋中只有一张圆桌、四个绣墩。桌上一套红瓷茶具,点着一盏油灯。器物床褥看着都精贵,只是屋里有些憋闷,让人气窒。

  刚才她们母女在那个场院没能逃成,又被绑起来丢进大藤箱里,搬上了车,一路晃荡来到这里。不知道那些人究竟想做什么,她一阵慌怕,又看了一眼柳碧拂,柳碧拂仍是那副全然听命的清冷样儿。邱菡想起刚才在炭院里丢下她不管,心里一阵不自在。

  柳碧拂碰到她的目光,轻轻站了起来,轻声道:“姐姐,坐一坐吧。”

  第十二章

  开封府、暗室、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