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带着别墅穿八零第157节(1 / 2)





  「人是一个多月前就到我们国家了,也来了郢县一趟,但是来的哪里是什么维修工,来的整就是一个玉皇大帝。」曹康家说起这人就来气。

  「到了咱这,不说入乡随俗,他是咱们求着来的,姿态高点咱也理

  解,给他安排最好的住宿,按照高规格的外宾接待迎接他,他还挑剔这挑剔那,到了郢县,到了招待所门口一看,脚都不肯踏进去就要走。」

  「没法子啊,厂长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给他住,他还要求咱县里的厨师要给他做出他家乡风味的菜,我们郢县这小地方去哪里给他找做西餐的厨师?还做出他家乡的风味呢,谁给他做?」

  「那个龟孙子觉得我们苛待他,不重视他,把他随身带的维修手册和机器内部图纸往厂长家里一扔就跑了。」

  「图纸我们倒是摸索着能看懂,但是那个维修手册是d国文字,我们看着像看天书似的,谁看得懂?简直晦气!」

  「没办法啊,又求到了北外学院去,那边好说话,十分积极配合我们工作,立刻安排了一个学生过来支援,但那学生也是狗屁不通,翻译出来的,我们听着都知道不对,他还死犟,说维修手册上就是这么写的,他的翻译不可能有错。」

  「那学生还觉得我们几个老同志欺负他年纪小故意为难他,我们想着,行吧,可能国外的东西就这样,照着他翻译的拆了其中一架机器,直接拆坏了,国内也找不到零件替换,那台机器算是报废了,以后只能进仓库睡大觉去了。」

  「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好多车间只好把以前的旧生产设备重新拿出来用上,厂里花了那么多钱买的设备,反倒是能看不能用了。」

  曹康家感慨着,「我算是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欺负,被人看不起,什么事都得求着人家,有求于人,就得把对方安排过来的人才当成皇帝一样供着,没办法,谁让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呢?」

  「还有更气人的事,那个龟孙子的随行翻译还是咱国家的种呢,全程跟他主子一样,用鼻孔看我们这些人,好像让他们两主仆的脚踩在我们郢县的土地上就是对他们两主仆的侮辱。他主子对他大呼小喝的,他还赔着笑哄着他主子。」

  曹康家对这种人不单单是厌恶,更多的是痛心疾首。

  「苏舒啊,你还年轻,你一定要好好复习,一定要考上大学,我们国家沉睡了太久了,马上要醒来了,国家的未来是要靠着你们这一辈年轻人撑起来,未来有一天,我们国家要靠着你们这些年轻人争回这口气。」.

  

  第263章 我试试

  “我更希望有一天,会是别的国家求着我们支援他们,让我们国家的人才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摸着西瓜的梁志超忽然站了起来,大声道,“爸爸说生而为人最高的价值就是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要努力当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爸爸说每一个阶段都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小目标,然后去完成这个小目标,再树立一个大目标,完成小目标的同时朝着大目标努力靠近,要成就最优秀的自己,给自己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梁志强跟着道。

  一一也站了起来,点点头,“姐夫说国强才能得家安,我们这些小朋友以后都是国家的中坚力量。”

  说完后一一挺遗憾的叹气,“可是我们长得高,每次排队,我都排在最后面~焦老师说我们不能站在中间,我们站在中间会挡住别的比我们矮的小朋友。”

  梁志强则道,“我现在的小目标是爸爸生日的时候,我要吃两大碗生日蛋糕!”

  一番豪情壮志的话语后,是一个五岁小朋友对中坚力量的理解和遗憾,还有一个是五岁小朋友现阶段给自己定制的小目标。

  苏舒错愕不已,她不知道梁振国还给三个孩子说过这样的话,而这三个孩子竟然能记得这么清楚。

  他们可能到现在都不理解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或许未来几年内也无法全部理解。

  但是他们已经把这些话深深的记在心里,当他们慢慢长大,就会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点去明白,然后朝着这些信念去努力。

  曹康家哈哈大笑,既是高兴梁振国对三个孩子的教育,也是被两孩子的童言童语逗笑了。

  “好好好!都是好孩子!”曹康家笑得合不拢嘴,看孩子们馋了这么久,也不忍心了,起身就带着几个孩子去切西瓜吃。

  曹康家切西瓜的时候三个孩子挨个的把他们的目标和理想一一告诉了曹康家。

  五岁孩子的小目标千奇百怪,可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小目标。

  苏舒坐在屋檐下听着屋里的声音,思绪万千。

  是在这一刻,苏舒意识到她似乎也该做些什么。

  她可以拥有咸鱼乐观的心态,却不能真的当一条咸鱼毫无作为。

  “妈妈,你快进来吃西瓜呀~”堂屋里梁志超大声的呼喊着苏舒。

  苏舒这才起身走了进去,从曹康家手里接过那片最甜也是最红的西瓜。

  曹康家朝着苏舒挤挤眼,“快吃~”

  苏舒接了过去,低头吃了一口。

  “好甜。”她道。

  哪怕是为了这位十分疼她的曹伯伯,她也应该为他分忧解难,才算不辜负他对他的关心和疼爱。

  “维修手册在厂里吗?”苏舒问。

  “嗯,在厂里办公室放着。”曹康家点点头。

  “吃完西瓜我随你去厂里走一趟,或许我可以帮上忙。”苏舒道,“我会d语。”

  苏舒上辈子就是外语学院的,d语是她主修课之外的第二语言。

  苏舒上学那会儿就是一个很拼的人,当初她学习所有能学的知识,为的是多赚钱。

  她也深知多个能力就多一条赚钱的门路,所以她在学习上没有半分松懈,她能年年拿最高奖学金,还能拿到所有同学羡慕的兼职工作。

  因为当时的她足够努力,也不负她的努力,成为了一个足够优秀的毕业生。

  苏舒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接过一个兼职,给一个学姐当翻译助理,但那份文件其实是苏舒一个人独立翻译完成的。

  后来学姐给的报酬足够丰厚,对于学姐未给她署名,苏舒看在钱的份上也就没计较。听说那个学姐靠着她翻译的那份文件获得了不菲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