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七章 引蛇出洞(1 / 2)

第三十七章 引蛇出洞

刘氏主动对郑老夫人道:“母亲,儿媳听仙韵说,大嫂身体已经好了。儿媳把这段时间的帐本都理下,然后交还给大嫂吧。”

上次郑老夫人虽然罚走了刘氏对牌,但账本这些是没被收缴的。毕竟王氏如此病重,郑老夫人是敲打警告居多,真正放弃刘氏居少。

现在刘氏主动交账本,就是完全放弃管家之权了。

郑老夫人很满意,觉得刘氏真正有了悔过之心。

郑大姑娘则很怜悯刘氏,觉得这位婶娘是被不懂事的二表哥连累了。

她邀苏锦音去品燕窝的时候就做和事佬道:“音表妹,你看,多智表哥都被罚到了那炼狱一般的蔚山书院,也算是恶有恶报了。反而婶娘无辜被自己儿子牵连了。你可千万不要连带怪上婶娘。”

苏锦音觉得这郑大姑娘真是心思太简单了。

刘氏无辜?那天底下就没有不无辜的人了。

这管家之权只要王氏活着一天,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归于刘氏。如今刘氏放开的是一个根本就不属于她的东西,却成功塑造了自己的无辜形象。

苏锦音觉得这个敌人,需要更加警惕!

面前的郑大姑娘还在催促:“你说你不怪婶娘啊,你看你那天那么砸我,我都没怪你。”

苏锦音给了个笑脸,没有回答。她那日就是借着引郑多智过来之事来砸郑大姑娘的。

只不过,好像有的人就是长个不长记性。也罢,这位大堂姐不惹自己,苏锦音也不会去针对她。

可郑大姑娘就是有让你才消气就生气的本事。

大厨房的人端过来了两碗品相明显不同的燕窝。

郑大姑娘当场质问丫鬟。

小丫鬟忙不迭跪地求饶道:“大小姐息怒,每位主子的燕窝是定量的,您突然要加表小姐一份,我只能去请示管事妈妈。管事妈妈去找了夫人,夫人又睡了。所以奴婢只好从您去年不要的里面挑些出来。”

“那、那也不是我的错!”郑大姑娘其实立刻就消了气。毕竟下人说得她觉得句句在理,她母亲是需要休息,这燕窝也是定量的。

“掌嘴!”郑大姑娘口里说着惩罚,眼神却直往苏锦音那边去。

希望苏锦音站出来主动表明不计较。

苏锦音却觉得好笑。她为什么要原谅这个欺负自己的丫鬟?没有分量、夫人睡了这种话明显都是搪塞之言,真正的理由恐怕是背后另有人指使吧。

丫鬟可怜兮兮地看向苏锦音,苏锦音却没有看对方。

郑大姑娘就觉得这个音表妹真是太大脾气了,得饶人处不能且饶人。她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因为苏锦音太快原谅人而鄙视过她。

郑大姑娘不想承认,她看到苏锦音这张好看的面容,就觉得对这个音表妹实际上喜欢不起来的。

如果不是她母亲要她跟音表妹多打交道,她才不想做这些呢。

见丫鬟扇得自己嘴巴一圈都红了,郑大姑娘忙摆手让她下去。

待只有和苏锦音两个人,郑大姑娘就抱怨道:“音表妹,你怎么这么小心眼。那丫鬟又不是故意的。你这样以后名声会不好的。”

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苏锦音站起身告辞道:“大堂姐,今日多谢你。这燕窝,我在家里也常吃。以后就不必你这样费心了。”

她是存了讽刺之心。难不成,这样的对待,她还该感激涕零?

郑大姑娘确实觉得苏锦音就该感激而不是这样不识好歹,她站起身质问道:“大堂妹是觉得我们家苛待了你?若这样,你可以回京去的。”

“等大舅妈病完全好了,我立刻就走。”苏锦音不是来委屈自己的。她转身就走,没有再看郑大姑娘一眼。

立夏一到,白日就变得漫长起来。

王氏的病虽然有徐大夫的药和苏锦音的琴双管齐下,但仍然没有完全好起来。她除了管理事务的时间,其余时间都在睡觉。即便是徐大夫来诊断、苏锦音弹琴、儿女们上门,她都是闭着眼睛在小憩。

苏锦音和郑大姑娘交了恶,不去看王氏和郑老夫人的时间,就索性领了捧月去城内闲逛。她最近逛了不少铺面,也买了一些首饰之类的东西,郑府下人们都传这位苏大姑娘是要回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