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8章 乱了(2 / 2)


确实。

二妹晕倒,宋淮被打的皮开肉绽,昏迷不醒,她确实是受了惊,才会心堵的慌。

这一路上听了玉娘的话,她一想,也是,她太着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才行。

曾氏的心病又一下子拔除了。

夏梓晗见她眉宇舒展开了,这才狠狠放了心。

“外祖母,我明日去爹爹那里看看,你去不去,你也去吧,你是爹的岳母大人,爹搬家,你也应该去看看。”想拐着曾氏出去散散心。

曾氏现在是孀居的身份,不方面出门,可她整日待在屋里,她怕她会闷出心病来。

而自古以来,心病,无解。

在夏梓晗死缠烂打,讨好卖乖下,曾氏终于答应了陪她去。

当张姨娘得到消息说曾氏来了时,张姨娘吓得腿都软了,连忙放下手上的活儿,提着裙摆,就跑了出来。

见到曾氏,张姨娘忙下跪行礼,“奴婢见过老夫人。”

“嗯,起来吧。”曾氏仔细打量了了一下这大厅的布置。

“嗯,不错,地方虽不大,布置的倒也温馨雅致。”看的出来,老实的张姨娘很有一套治家的本事。

张姨娘红了脸,请了曾氏和夏梓晗坐下,又吩咐丫鬟泡了一壶家里最好的碧螺春送过来。

这茶叶,还是夏梓晗特意买来送给夏世明喝的。

夏世明闲暇时,好喝点茶,和钻研一些古诗词之内的,他搬家时,夏梓晗送了一包血燕外,也没送什么东西,这才派人去买了两斤上等的碧螺春,给夏世明送来。

“老夫人,县主,中午留下来用饭吧?”张姨娘希冀的问道。

曾氏就摇了摇头,“不用了。”语气冷了几分,吓得张姨娘再也不敢开口了。

夏梓晗本想劝曾氏留下吃饭,可一看到曾氏对张姨娘的冷漠,也不开口了、

不过,天公不作美,这七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来的时候还大太阳,要走的时候却乌云密布,飘洒起小雨来。

“看来老天爷也要把外祖母留在这里吃一顿饭啊。”夏梓晗就抿了唇笑。

曾氏就看向张姨娘,挥了挥手,吩咐道,“去吧,做一道红烧雪鱼端上来,其余菜随意。”

吃摆饭,外面的雨就开始下大了。

曾氏每日必须要睡午觉,张姨娘就把她安排进她给许氏准备的房里。

那房里,正好新换上的被褥。

夏梓晗站在窗口,眺望外面的雨水。

突然,她心一紧。

她貌似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就在她十二岁的这一年,江南一带连续下了三个多月的雨,从七月中旬一直下到十月末,把将要收割的粮食也全都浇烂在了地里。

百姓们颗粒无收,连饭都吃不饱。

一开始,百姓们还以为会跟上次受灾一样,朝廷会尽快开仓赈灾,并派发冬日可种的小麦给大家,这样的话,等过了冬日,来年三月份,地里还能收一茬粮食,百姓们也就不会饿死了。

可是,百姓们在家里焦急的等了又等,等到九月份,中秋节都过去了,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一家人都快要饿死了,百姓们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会怜惜百姓苦难的楚阁老死了,现在朝廷已经没人把他们百姓的命当一回事了。

他们若继续等下去,最后不过是一家人全都饿死的下场。

后来,有很多人纷纷离开家乡,想去外面找活儿干,赚点银子买饭吃,不至于一家人活活饿死在家里。

可干活的人多了,请的人少,粥少人多,一些黑心商家就开始压低工价,到最后,给两个馒头,都有人抢着去干。

你不去干,有的是人干,人家干了活,还赚到了两个馒头,你嫌工价低不干活,别说馒头,就是水,你也赚不到一口。

很多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街上要饭的叫花子多了,要不到吃的,活活饿死在街头,有的人饿急眼了就开始抢,很多的酒楼,饭庄,面馆,糕点铺都被人抢了。

后来,甚至有人开始抢房子,抢珠宝,抢女人……见到什么抢什么,吓得江南那一带几大城市的铺子都不敢开店做生意。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老百姓们乱了,大盛朝也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