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1 / 2)





  他看的是姜戎的《狼图腾》。这是一部带学术研究性质的小说。小说在叙述了狼的神异和人对狼的图腾崇拜以后,得出惊世骇俗的结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其实就是狼图腾;世界上是没有龙的,龙就是狼,考古发掘的早期龙的形象,其实就是一个飞奔纵跃的狼的形象。看着小说,回忆着那晚老苍狼从天而降的身影,李独生激动极了,狼就是龙,他相信这结论就是真谛,这发现伟大极了,小说的作者伟大极了。不过李独生想补充一点儿:龙的读音是不是就是狼的读音?lang——long,你看,只错一个字母啊,读起来也很相近的,说不定远古时候就把狼叫做龙——李独生完全沉迷到《狼图腾》里去了。

  继续讲那天晚上的事。

  李独生明白狼的目的了,它是要背他家的猪。但直到这时,李独生仍没有喊叫。老人们说,狼吃猪的时候,不是就地咬死吃,而是要背走吃。因此,“狼背猪”不仅成了一个常用词,而且是一个很有名的五子游戏,山里的孩子们都会玩。今天,他要看看狼是怎么背猪的。它能把猪背走吗?它从哪里背走呢?肯定是从大门里了。那么,它怎么开门呢?门是闩着的呀。李独生赶紧把门闩轻轻地插上,躲到了一边。他要看看老苍狼是怎么打开院门,把120斤的长白猪背出去的。

  老苍狼落地后竟然没把长白猪惊醒,它仍然扯着呼噜香甜地睡着。老苍狼并不急于惊动猪,而是仔细观察猪圈,猪圈是长方形的,长约6米,宽约4米。老苍狼选择了对角线的距离,从圈角到墙根走了一趟,量了量。然后,用前爪在猪身上轻轻地拍了拍,又伏下身在猪嘴上吻了吻。狼和猪亲吻,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不是亲眼所见,没人会相信的。长白猪似乎感觉到了,很陶醉地哼哼着,像情人初吻时的呻吟。老苍狼吻了几下后,就张嘴噙住了猪的耳朵,并且轻轻地“唧咛”了一声,像咬耳密语。猪就站起来了。这时,老苍狼四肢伸开,趴到地上。长白猪就骑到了狼的身上。猪的两只前腿从狼的脖子里插下去,后腿垂在狼的后跨前边。老苍狼慢慢站起来。猪的两条后腿触着地,帮助狼用力。猪腿短,狼腿长。当狼完全站起时,猪的4条腿就都离了地,狼就把猪背起来了。狼背着猪走到猪圈角起,仰首望了一眼墙头,然后助跑、跳跃,一下子飞过了墙那边。只是把白天垒的石头撞掉了两块。

  一只狼,一只后腰只有一把粗的老苍狼,自身也不过五六十斤重,竟然背着一头120斤重的猪,跳过了四五尺高的墙头!

  就在老苍狼跃起的一刻,李独生拉开了大门。他探头向外一望,老苍狼已经背着长白猪落在了地上。不过落地时是猪在下面,狼却4条腿朝上翻在了上面。李独生听见长白猪被跌得沉重地哼了一声。

  李独生以为猪被摔死了,老苍狼该吃肉了。可是它却不吃,4条腿弹蹬两下从猪身上翻下来,然后张开大叉子嘴去咬猪耳朵。猪就忽地站起来了。老苍狼用嘴叼着猪耳朵,甩着毛茸茸的扫帚尾巴,去抽打猪的屁股。猪就向前走了。在老苍狼不停的抽打下,它越走越快,后来竟奔跑起来,一会儿就消失在狼洞沟的树丛里了。

  自始至终李独生没叫喊一声。当他回到屋躺在床上后,仍为狼的神奇激动不已。那时他还没看《狼图腾》,但他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专门写狼的。只是学校图书馆没有,书店里卖的又太贵。这次,他决定再贵也要买一本看看了。

  直到第二天吃罢早饭,李独生的母亲端着剩饭去喂猪时,才发现猪不见了。跑哪儿去了?院里就这么大个地方,它能藏哪儿呢?昨晚忘记上圈了?不会的,黄昏时候明明白白把它从外面撵回来了,不但上了圈,而且院子的大门也一直小心地闩着……正在疑惑不解之时,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出来了,说:“妈,昨晚上,猪叫老苍狼背跑了。”

  李三馍和妻子就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

  我亲眼看见的。

  胡说!大门上得好好的,从哪儿背出去的?

  从墙头上。

  李三馍循着墙头看了看,就看见墙上被撞掉了两块石头。

  你怎么知道的?李三馍又问。

  我撒尿,亲眼看见的。

  李三馍就一巴掌掴在了儿子后脑勺上:“你咋不嚣喝(呼喊)?”

  母亲心疼儿子,说,你个兔鬼孙!打娃子干啥?娃子胆小,害怕不是?

  李独生却分辩道,我不害怕!我是想看看狼是怎么背猪的。

  李三馍那个气呀!伸手又掴了一巴掌。指望这头猪到秋天卖了给你娃子交学费哩,这下可好,眼看着让狼背跑了!李大馍却把弟弟嚷了一顿。他对侄子大加赞扬,说,好,好!独生这娃好奇心重,不是个一般的人,是个科学家的料!娃,以后的学费大伯给你包了,好好读书,学你四叔,给你奶挣气,考个好大学!

  3个月后,李独生考入西北农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该系一个老教授,也姓李,待他很亲。但有一天在谈到《狼图腾》上认为中国人的龙图腾就是狼图腾时,李教授大怒,斥骂《狼图腾》的作者无知无耻,胡说八道,歪曲亵渎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李独生与老教授激烈争辩,最后竟助之拳脚,将老教授搡倒在地。李独生上了不到一年大学,即被学校开除,闲散在家,整天神经兮兮,说也要写一本关于狼的书,书名叫《东方苍狼》。

  从此,李独生就整天沉迷在狼的遐想里。他把县图书馆里的书架都翻遍了,寻找一切有关狼的书籍,连外国的《狼王洛波》《白牙》都看了。他把升龙崖下的十几个狼洞都钻遍了,想寻找狼,特别想抱一个狼娃儿回来养大,以资研究。可是连狼的影子也没见到过一次。苍狼纵身跃过墙头的身姿太优美了,太动人了,太伟大了,那是一只真正的腾飞的龙啊!李独生经常模仿着苍狼的跃姿趴在地上匍匐、跳跃,幻想着有一天像一条狼——不,像一条龙一样腾空而起。可是他总也飞不起来。

  李独生本来是圆胖脸,后来脸越长越长,下巴却长没了,嘴巴长长的凸着,面部干涩,且长了一层浓密的细毛。两只眼睛瞳仁金黄,目光尖利。一看就是一副狼相,人们都喊他狼脸。

  李独生的大伯李大馍在给县文化馆建图书大楼时,看过明嘉靖县志,知道怪屯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人变狼(见《楔子:关于怪屯》)的记载,原以为荒诞不经。现在看侄儿越长越像个狼,心里就慌了,是不是要历史重演啊?他就领着侄儿到中心医院去检查。医生说是脑垂体亢奋。有方儿治吗?有。开了许多药,吃了很长时间,花了一万多块钱,结果吃得侄儿身上的毛也长出来了,说话的声音也变得直不拉的,像狼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