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1 / 2)





  祁暄大喜过望,扑过去抱着顾青竹就大大亲了一口,让红渠吓得转身捂脸尖叫一声,良甫和昀生也满面通红,尴尬不已。

  顾青竹将祁暄推开,眉心皱起,努力擦拭着被祁暄啃过的脸颊。

  祁暄不在意,痴痴的看着她:“青竹你真好。”

  对于这样的祁暄,顾青竹简直无话可说。没好气的追加一句:“就算我肯去见,老夫人也未必会见我,你别高兴的太早。”

  余氏的脾气很古怪,若非对味之人,她丝毫不屑搭理,上一世顾青竹费心费力,制造了多次偶遇,让余氏记住她,并且留下不错的印象,然后才渐渐的,一步一步喜欢上顾青竹,直到替顾青竹做主,让她嫁给祁暄。

  而这一世,顾青竹的名声不好,在祁暄作天作地的努力之下,被皇上赐婚成了武安侯府世子夫人,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祁暄都没有征求过家里的意见,武安侯夫妇事先都不知道,更别提老夫人余氏了,所以,顾青竹给祁家人印象,势必就是‘狐狸精’之类的,老夫人余氏很疼爱祁暄,试问她又怎么会接受一个把自己乖孙子骗的团团转的女人呢。

  如果顾青竹肯费心再讨好她一回,兴许形象还有救,可是顾青竹并不想再来一回,一来是没心思做那些了,二来也确实失去了先机,让祁家人对她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她想要拨乱为正,实属不易。

  既然不容易,那就不勉强好了,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的功夫,若只是一味的顺从别人,讨好别人,反而失去自我,陷入迷心之局。

  “不会的,我带你去,祖母不会不见。”

  虽然话这么说,但祁暄的心里也没有太多底气,自家祖母的脾气自己知道,对不喜欢的人从来都不假辞色,谁带过去都不管用,所以祁暄后来还是很佩服上一世的青竹,居然能把祁家最难搞的老夫人都搞定了,这也是当年为什么祁暄认定顾青竹是个心机深沉之人的缘由。

  对于祁暄的自信,顾青竹没说什么,既然决定要见,那便没有晚上去的道理,跟良甫和昀生交代两句之后,顾青竹便坐上了回武安侯府的马车,祁暄随后而行。

  *****

  祁暄和顾青竹回到沧澜居中换了衣裳,两人便前往老夫人余氏所在的益寿居,益寿居是武安侯府西南侧的一座宅院,余氏喜好安静,不愿意跟前院嘈杂相连,便一人住在益寿居中躲清静。

  门外有两个婆子看守,看见祁暄,上前请安,祁暄对益寿居的两个婆子都很有礼数:

  “劳烦两位嬷嬷通传一声,就说我带青竹来拜见老夫人。”

  就算祁暄是世子,在益寿居里也没有横冲直闯的权利,余氏就是这么个怪妇人,据说当年她是个武将之女,曾经跟着老侯爷上阵杀过敌,性格坚毅,她与老侯爷伉俪情深,老侯爷一生只有余氏一位妻子,老侯爷去世之后,余氏便独自一人搬到益寿居中居住,没有大事基本上不去前院。

  用她的话说是嫌前院吵的慌。

  确实,武安侯祁正阳虽不是个风流之人,但身边也有过三个妾侍,其中一个是祁晨和祁云芝的生母,是个美艳舞姬,当年祁正阳迷恋这舞姬,将主院的规矩都破坏掉了,余氏懒得理他们的事儿。

  嬷嬷进去通传,没一会儿就回来了,对祁暄躬身行礼,抱歉一笑:

  “世子见谅,老夫人说她身子不爽利,今日并不想见陌生的人,若是世子一人来,那自可进门,但若其他人,今日便不想见了。”

  嬷嬷这番话说出口,顾青竹便抿了抿唇,不动声色站在祁暄身旁,祁暄十分尴尬:“青竹是我夫人,不是陌生的人,我们去拜见一下就出来。”

  祁暄说完,拉起顾青竹的手就要往里面冲,被两个嬷嬷拦住:

  “世子,莫要让我们为难,老夫人的脾气您是知道的,若真发起火来,可没人能收的住。”

  第134章

  嬷嬷说完之后, 祁暄还想再劝,被顾青竹拉住了, 祁暄回头看她, 顾青竹摇了摇头,便对那两位传话的嬷嬷温婉一笑:

  “有劳二位。”

  说完,便拉着祁暄离开益寿居的大门,走在回廊之上,祁暄对顾青竹道歉:“青竹, 对不起,我……我太没用了。”

  顾青竹看他, 难得一笑:“你确实没用, 自己祖母什么脾气,到今天都没搞清楚。”

  余氏是正宗油盐不进的性格,只会凭自己的感觉认定事情,她觉得好的, 那便是好, 觉得不好的,那便是不好,旁人说再多都没有用。

  “你从前,是怎么得到祖母青睐的?”这个问题,祁暄一直想问顾青竹的 , 祖母余氏的脾气很怪, 也很聪明, 一般人很难骗到她, 青竹能够做到这件事,确实叫人想不到。

  顾青竹将双手拢入宽大的袖口之中,并不想与祁暄多言这些,她当年为了获取余氏的信任,做了太多,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不容易。

  “这件事我劝你以后还是别想了。老夫人的脾气,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议,她只相信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你在她面前说再多,都不会起什么作用的。”

  余氏就是这样一个人。上一世顾青竹好不容易得到余氏的信任,初初心里还在嘀咕余氏太难搞,可是直到余氏坚持让她嫁给祁暄为妻,顾青竹就觉得余氏太好了,而余氏对她确实不错,就算婚后祁暄对她不好,余氏都会处处护着她,只可惜余氏的命不太长,顾青竹嫁入府中三年,她就去世了。

  ****

  益寿居中,余氏站在窗口修剪花草,她有一半胡人的血统,身量比一般老太太要高,脸色红润,精神的很,哪有半点身体抱恙的样子,桂嬷嬷从外头进来,还没说话,余氏就开口了。

  “走了?”

  桂嬷嬷应声:“是,走了。”

  余氏点点头没说话,桂嬷嬷问道:“老夫人为何不见世子和世子夫人?世子离开的时候,可不太高兴呢。”

  冷哼一声,余氏转身:“他不高兴!我还不高兴呢!”

  自己孙子的婚事,居然是听别人说起的,还惊动了皇上,让皇上下了圣旨来压家里的长辈,简直太放肆了,余氏心中对孙子埋怨的紧,哪有心情看他那个宝贝媳妇。

  桂嬷嬷附和笑了一下:

  “其实奴婢倒觉得世子选的这位小夫人还不错,举手投足很有风度,说话做事也有章法,您瞧,小夫人不还给您送了一尊珊瑚,您不也觉得挺好。”

  那日桂嬷嬷代替余氏去见了顾青竹,观察了好些时候,觉得世子夫人能够让世子相中,确实有些缘由,老夫人现在气头上,不肯见她,若是真见了她,未必就不喜欢。

  “会送点礼,我就觉得她好了?什么时候我在你心里那般肤浅了?”余氏对桂嬷嬷的话很不服气。

  桂嬷嬷无奈:“奴婢可没说您肤浅,就事论事而已。您真该见见这位小夫人的。您是没瞧见,世子对她有多宠,听说今儿早上,世子出去巡城,还折返回来给小夫人买了一笼屉的包子,亲自拿到夫人面前,亲手喂小夫人吃呢。”

  余氏看向桂嬷嬷:“还有此事?那云氏岂非气死了?”

  余氏坐到软塌上,婢女给送茶过来,脑中想象着云氏郁闷的表情,连茶水都多喝了两口,云氏这个儿媳,什么都好,就是古板又矫情,遇到事儿不是先解决,而是先哭,哭了你问她,她又不说,再就埋怨,埋怨过后,你若不理,那便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余氏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