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章(1 / 2)





  求和、休战的朝臣居多,由此多数人都认为借静宁公主已是蒋晨东发妻之事招安是最佳。

  元熹帝听得喜上眉梢,最后胸有成竹地询问霍天北可有异议。他以为霍天北会提出异议,且已想好了辩驳之词,却不料,霍天北满口赞成。

  元熹帝虽然有一点点失落,却是欣喜更盛,命内阁大臣重新拟旨,八百里加急送去漠北。

  很快,蒋晨东的回信至。

  元熹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看罢信件第二日便上朝,命百官斟酌此事。

  此事关系重大——蒋晨东与静宁公主的回信中,指明蒋晨东除了是当朝驸马之外,还要将京城以北关□给他的将士镇守,最重要的是,他要的是兵部尚书及五军都督府总督的官职。朝廷若不应允,那么他只能忍痛割爱,将静宁公主斩杀在官兵面前。

  说起来是蒋晨东忍痛割爱,实则是试探元熹帝能否忍痛割爱。

  不为此,元熹帝也不会急急忙忙让朝臣议事。

  朝堂上,与前一次大同小异,多少人都已过够了战乱、被霍天北踩在脚下的日子。

  霍天北对朝臣求和、答应蒋晨东全部条件的态度并不否决,只是静立一旁,安然相看。

  便是在此时,云凝跪在金銮殿外,称有十万火急之事要禀明皇上。

  元熹帝一时云里雾里且心惊肉跳,生怕爱妃出什么闪失,慌忙让太监即刻将人请进殿内。

  文武百官俱是带着沮丧、抵触或不屑地眼神垂下头去。

  云凝神色惶恐地上殿来,行礼之后,吞吞吐吐地道:“臣妾、臣妾有一件要事要禀明皇上……只是、只是……只是事关重大,臣妾……”

  霍天北遥遥看向殿外,凝眸一瞬,转身对元熹帝道:“臣奏请皇上,万万不可应允蒋晨东诸多痴心妄想的归顺皇朝的条件。”

  元熹帝一愣,语声甚是不满:“此话怎讲?难不成诸位臣子的意见皆是空谈?”

  “臣不敢。”

  元熹帝看了一眼诸多跃跃欲试想要驳斥霍天北的官员,信心倍增,心道,即便是你一度将我逼至绝境,也架不住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说法,倒要看看你在此时能作何辩驳。

  至于静宁公主的事,他不认为霍天北知晓,在上次召集群臣议事的时候,他最最担心的就是霍天北将静宁公主本非皇家血统之事当众拆穿,可是霍天北没有——最佳时机都没说出那桩事,自然是不知情。若是知情,霍天北除非傻了疯了,否则绝不会放弃最佳时机。

  他的信心由此而来。至于他本心,是将静宁公主看做同母异父的妹妹——虽然静宁公主那个所谓的父亲是他一辈子都鄙视、千刀万剐都不解恨的,可是多年来的兄妹情是他无从忘却无从泯灭的。

  所以当初得知这件事后震怒,让母亲独自承担这一切过错,不能狠下心来对待静宁,在那之后,因着静宁的依赖、无助,反而对她愈发宠溺。

  谁也说不清那是怎样的一种心绪,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在此时,元熹帝笃定霍天北不能从耀觉也就是太后口中得知真相,厉声道:“那你倒是说说,朕因何不能接受漠北王归顺朝廷的条件?难不成是你惧怕分权给他人?!”

  “臣不敢。”霍天北语声从容,意态更是从容。

  这时候,祁连城出列:“臣附议。”

  元熹帝瞠目结舌:“你!你们!……”缓了片刻才责问祁连城,“你附议什么?!”

  祁连城慢悠悠道:“臣赞同定国公此时想法、随后的说辞。”

  连这等事也要凑热闹!云凝不无鄙夷地看向祁连城,之后才又想起自己上殿是为何,慌忙垂下头去。

  元熹帝不耐询问霍天北:“你到底想说什么?”

  霍天北不急不缓地回道:“静宁公主并非先帝骨血,还请皇上明察。”

  “……”元熹帝似是被人掐住了咽喉,半晌做不得声。

  长久沉默之后,霍天北又道:“皇上若是需要人证物证……”

  “你、你、你们二人随我去养心殿!”元熹帝拂袖而起,转身就走。

  霍天北与祁连城相视一笑,俱是笑得意味深长,之后同时去往养心殿。只剩了满脸惶惑的众臣,或是呆若木鸡,或是窃窃私语。

  天大的丑闻!

  天大的皇族丑闻!

  到底是真是假?!

  若是真的,怎么到此时才得知?

  最尴尬的是云凝——元熹帝离开时竟忘了要她平身、回宫。跪的时间久了,索性顾自起身,不顾众臣非议,径自回宫。

  巳时,霍天北步出养心殿,到了宫门外,凝眸看向一名素衣女子、一名太医。

  “你回去吧。”女子吩咐太医。

  太医如获大赦,连连道谢方离去。

  霍天北走到女子面前,语声不温不火:“谁准你这么做的?”

  女子微一挑眉,“谁说过我不许这么做了?”

  “你坏了我的事,打破了我一局棋。”

  女子微笑,“我从不想坏谁的好事,可别人一再自作主张,且那些事与我有关的话,我也只能打破一些人的棋局。”

  霍天北闭了闭眼,“顾云筝,你是我夫人,你到底站在哪一边?”

  没错,素衣女子是顾云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