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章(1 / 2)





  尤其身边的盛青青居然在!刷!题!

  王启山很鄙视她如此热衷学习的行为。但是……太无聊了他也忍不住看起盛青青刷题来。

  一看就有问题了。盛青青一落笔,他就忍不住嚷嚷:“你这里错了……思路不对……应该这样……”

  学习本应该是件安静的事情。但王启山说的很多很在理,偶尔还会带给盛青青顿悟的感觉。盛青青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嫌他吵。

  于是盛青青一边认真听着,一边纠正并反思自己的做法。很多她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地方都豁然开朗。盛青青忽然明白班主任的用意了,有时候有个明白人来指导一下确实比埋头刷题有用许多,也许就是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不得不说,王启山在数学上很有天分。这是她现在还达不到的。

  王启山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无聊时随手的指点会给他带来多大的“灾难”。盛青青感激他的帮助,当然要以同样的方式报答他,对他的学习抓得更紧。

  王启山顿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譬如以前语文老师要求背诵课文,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背诵,王启山总是想方设法混过去。玩得好的了解他的性格都会帮他打掩护。而语文老师对学生也一向纵容,既然同桌说他背过了,就不会去质疑什么。盛青青可不一样,老师说了要背哪里,她就要背得滚瓜烂熟,还要抓着王启山一起背,不然说什么也不算他过。

  勉强背过了,盛青青还要时不时搞抽查。

  “于是余有叹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一下子之一下子焉一下子矣一下子也的,王启山哪里记得清?还那么拗口。王启山背得舌头都要打结了,才勉强把这段背下来。盛青青还不满意!王启山快郁闷死了,说:“于是余有叹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背者,可以过关矣,其孰能讥之乎?不可与盛青青同桌,此余之所得也!”

  盛青青:“……”

  也许学习就是这么一件单调而痛苦的事情。

  区别在于有些人能苦中作乐,有些人不行。

  谁也没想到,往年要到一月才会下的雪,十二月的时候已经在天空飘了起来。

  王启山特别亢奋地提议:“我们去打雪仗吧!”

  “按现在的进度,得下个十天十夜才能打起来。”盛青青说。

  王启山:“……我就是说说而已,不用这么正经啦。”

  尽管只是下起小雪,并不能满足男生打雪仗的愿望。但激动的绝不止是他们,至少语文老师林老师就在课上大发感叹:“雪真是最纯白无暇、圣洁美好的……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启山在下面接:“零落成泥碾作尘,不再白如故。”

  盛青青:“……”班长大人背诗能力不行,改诗能力还是蛮卓越的。

  林老师感慨完了就要拉着大家一起感慨:每个人以雪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随堂作文,明天交。

  王启山很郁闷。写作文是他比背课文更痛恨的一点,课文死记硬背总能过关,作文却憋了大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

  他看旁边的盛青青拿起笔就洋洋洒洒写了好几排,不由得更郁闷了。

  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用了几乎一整节语文课和大半的下课时间,直到体育课上课的时候,王启山才写了一半不到。好在体育老师看在下雪的份上,将体育课改成了自习课,他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王启山依旧在座位上苦思冥想,盛青青却优哉游哉地将写完的作文往座位里一塞,邀请杨珊出去闲逛去了。

  难得下雪,当然不能将宝贵的额外时间再用来刷题。太疲倦了效率反而低,适当的放松一下反而事半功倍。

  盛青青原意只是想随便走走,不想走到报告厅的时候,杨珊忽然灵光一闪:“青青,你去过报告厅顶层吗?”

  盛青青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报告厅分两层,其中二层相当于环绕在一层上空的一层。学校会给各级学生安排固定的位置,所以开会的时候,往往高一高二的学生坐在一层,而高三的学生坐在二层。

  盛青青当然坐过二层啊,所以她条件反射地点了点头。然后反应过来,现在她和杨珊不过高一,一般都坐第一层的。赶紧摇了摇头。

  “……到底有没有?”杨珊很无语。

  盛青青郑重地摇了摇头:“没有。”

  “跟我上来。”杨珊对她伸出了手。

  盛青青之后才意识到她的理解有误。杨珊说的顶层不是第二层,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层——在第二层之上其实还有一层,只不过从来没见谁来过,因而盛青青没有意识到有这么一层。但是,谁会没事跑来报告厅这儿?既然开会的时候从来没有安排过第三层,而在报告厅内也看不到第三层的存在,盛青青理所当然地把它忽略掉了。

  她确实是第一次知道报告厅有三层。准确来说不能算一层,因为盛青青和杨珊能看到的只是一扇关闭的木门,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痕迹。

  “这是什么?”盛青青连连感慨。不仅是因为发现了母校未知的地方,更是因为她从未想过母校还有如此神奇的地方。

  她凑上前去仔细地看起来。除却中央用红笔写着的硕大的“高考加油”四个字,其余大多是用黑笔写下的一行行小字:“你要好好的”、“祝愿我们能永远在一起”、“我喜欢你”……没有排版,只是随意地书写,杂乱之中盛青青却仿佛能够体会到写的人的心情,仿佛能够看到小姑娘们憧憬郑重而小心翼翼地在木门上写写画画的场景。

  她的心没来由地就有些触动。

  ☆、第22章 所谓哭墙

  杨珊解释道:“据说是一中的哭墙,只要在墙上虔诚地写下自己的心愿,就会成真。”

  盛青青质疑:“难道不是往缝隙里面塞小纸条?”

  杨珊:“……大概是造门的时候忘记留下缝隙了。”

  听完这番话,再看所谓的山寨版哭墙,盛青青只觉得所有的潸然都灰飞烟灭了,只剩下无语了有木有!

  但是,那些学长学姐都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一笔一划的呢。

  ……不可能是死马当活马医姑且一试吧。

  虽然气氛被破坏了一大半,但看着那些或热情洋溢或忧郁难过的留言,盛青青还是觉得忍不住陷入感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