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章(1 / 2)





  但最后去a大考试的人是盛青青,大家就颇有微词。

  其实还有比a大好或者相差无几的学校。比如赵欣的s大就比a大略胜一筹。可赵欣是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在前十还考过第二,相比盛青青,大家就忍了。

  同学的意见对名额的确定起不了什么影响,可有人议论总是不太舒服。盛青青有时候也会产生放弃的想法。她甚至埋怨自己,为什么要一时冲动选择这么难的挑战。与其她霸占着,不如让给更厉害的同学。

  但要说她不憧憬a大,是不可能的。

  盛青青以前考了一个不错的学校,和a比虽然差远了,但和a大在一个城市,互动活动还是很多的,因而偶尔还会去逛逛。她很喜欢a大,不仅因为风景优美,有一到秋天就会铺得满地金黄的枫叶,有波光粼粼的湖畔响过一个夏天的蝉鸣,也不是因为a大的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堂堂,讲台上的老教师声音沙哑又和蔼……而是盛青青觉得,a大人身上有一种共有的气质,或深或浅总还是有的。

  也许那就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盛青青幻想有朝一日,她也能带着那样的气质,站在校门口微笑着说:“欢迎来到a大。”

  其实她离a大也不是那么遥远。加上自招的分,高考再稍微考好一点……不,哪怕维持这个水平也可以。她都能上a大的。就算没上什么好专业,大一辛苦一点大二还是可以改的。重点是她已经在a大了。

  盛青青拼命安慰自己。

  所以……对不起。就让她自私一回吧。

  ☆、第63章 冷漠绝交

  不去在意的话会自在很多。

  盛青青逼自己完全地投入学习中去。反正,没有杨珊没有王启山也没有乔诗诗的日子孤独寂寞。反正,只有最后一年了。

  为了迎接自招考试,盛青青甚至学着乔琛看起高等数学来。盛青青大学当然学过高数,但在那时的大环境下,她对学习也不怎么上心,以致考试不过低空掠过。

  好在总还是学过的。

  其实对于高中生来说,高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比如定积分和微积分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简单的涉猎。关键是盛青青现在不需要掌握,只要大致了解,能给解题时提供一些方便简洁的思路就行了。

  盛青青有时候也会跟乔琛交流经验。乔琛这点还是好,他最多在之前和之后嘲笑一下人,真讲起来,非常浅显易懂并且能给人很多启发。

  可是乔诗诗走了之后,乔琛就很少嘲笑别人了。

  盛青青倒不是觉得乔琛消沉了。她觉得像乔琛这样的人,不论从外还是从内来说都是绝对理性的,他不会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操心,也不至于为在意的事情失去理智。仿佛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轻易接受和化解。

  乔诗诗是去6班了,不也是很好的结果吗,免得两人为彼此牺牲,最后谁都会难过。没准在新环境里乔诗诗更能放得开呢。

  只不过没有了乔诗诗的人生有点寂寞而已。

  是的。寂寞。盛青青也感觉到了。乔诗诗走了之后,就没有人跟她一起吐槽,跟她一起打闹,用各种神逻辑的话噎得她无语了。乔琛再好,都不会是那个人。

  盛青青的生活仿佛瞬间只剩下了学习。

  盛青青加入了学霸们的队伍。哪怕下课也不离开座位,争分夺秒地看书刷题。其实1班的常态一贯如此,只是以前还有个特立独行的乔诗诗,现在没有了。

  为了去a大,盛青青请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假。这让她非常有罪恶感,总觉得今天会讲什么很重要的内容,而她就这么凑巧地错过了。

  乔琛当然是靠不住的。盛青青只能去拜托赵欣好好记笔记。赵欣是个很善良的姑娘,当时就满口答应,并表示会认真记载的。

  如此,盛青青应该可以放下心了。但现在,盛青青坐在火车上,忽然回想起赵欣也是个不爱记笔记的主,据说看过一遍就能记在脑子里了,最多记几个简单得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盛青青禁不住怀疑,以她的尿性,真的会好好记笔记么?

  唉,识人不明啊。

  盛青青很忧郁。

  盛家父母十分关注女儿参加自招考试的事,纷纷请假陪她以表示家里的重视。这会儿看女儿长吁短叹的,以为她太过紧张,什么事情都没心思干,不由得安慰她:“青青,你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考不过就不过吧,高考再努力就是。尽力就好了。”

  盛青青瞅着父母,觉得这俩怎么看都不像无所谓她考过考不过的样子。

  不过说真的,她还不能考不过。不然高三剩下的时间里,她还有什么脸面对1班的同学?

  她看着车窗外飞速闪过的景色,心里忽然间有些茫然。一直以来,她的忙忙碌碌她的努力争取都是为了谁呢?但心底更多的还是雀跃——

  好久不见了,a大。

  盛青青返校之后,莫名变得很受欢迎。下课之后总有人跑来跟她交流,一会儿是a大校园的情况,一会儿是自招时考了什么题。盛青青猜测他们中有部分是想考a大,并且好好发挥还是能打着擦边球上线,就想来了解情况。另一部分,纯粹学习交流吧,名校出的题目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不只是她。1班参加自招的人不少,且最近这波人在班里的存在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彼此之间也常结成小团伙交流。

  盛青青当然事无巨细地告诉了他们。同学们纷纷表示感谢,和盛青青想象中的记恨全然不同。

  盛青青想起高二时元旦汇演的事情。其实那回她也是瞎担心,很多时候大家都没有她想象中那样小气。就算有又如何呢?谁没有一些得罪人的地方,就像楚江,年级里面讨厌她的人甚多,可她还是受人敬仰的学生会会长,前途一片光明。

  只要有那个本事,根本无需担心。

  然而在盛青青去a大的时候,学校里还是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盛青青还是当晚从乔诗诗和楚江那里听说的——杨珊和王启山绝交了。

  这俩一个和王启山同桌,一个和杨珊同班,信息意外地拼凑在了一起。大概故事就是,杨珊收到了俞诗文的来信,具体写了什么不知道,只知道杨珊看着看着眼眶就红了,并且信中最后一句说的是“帮我跟王启山说一声对不起”。杨珊冲动之下,就跑去找王启山,非要他给人回封信。王启山当然不干。两人争执半天,杨珊就撂下信走人了。

  回去之后就说,她跟王启山绝交了。

  这句话是楚江问出来的。楚江不是八卦的人,但2班同学,尤其还是杨珊,趴桌上要死不活的,全班都看着呢,作为班长于情于理她都要去问候一下。不料楚江话音未落,乔诗诗就摇着头说出了她的版本。

  乔诗诗当年和俞诗文也做了一年的同学,交情还是有的。虽然不明白为什么非要王启山给俞诗文回信不可,但还是对王启山说:“就写封信这么简单的事情,是不是爷们儿啊,非把人家妹子气哭不可!”

  王启山撇嘴:“命题作文是我此生最讨厌的的东西,没有之一。”

  乔诗诗:……差点忘记这是一个作文总在三十分线徘徊的男人了。

  盛青青无语。王启山的思路倒是简单,他跟俞诗文本来就不熟没什么可说的,而且以他的作文水平也写不出什么来,不如拉倒算了。杨珊呢,心思估计得转了好几个弯,现在也不知道脑补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