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1 / 2)





  程彦听得眼皮子直跳,便问:“杨奇文虽为丞相,但眼下三公分权,他在华京城并非一手遮天,为何这些事情我从未听说过?”

  钱氏便道:“左冯翊杨淞,是杨奇文的族中侄子,他管华京内政,许多事情还未传出去,便被他想办法压了下来,故而翁主不知情也是有的。”

  程彦颔首,心里琢磨着改日会一会杨淞。

  “杨淞可有什么弱点?”程彦又问。

  “杨淞虽给杨奇文办了许多事,但并不是杨奇文那种良心坏透了的人,他有一小妾,名唤胡姨娘,与妾有些来往,胡姨娘极得杨淞的宠爱,但他的正妻是杨奇文夫人的内侄女,性格跋扈,眼底揉不得沙子,他不好将胡姨娘安置在府中,便将胡姨娘做了外室。翁主可从这位胡姨娘身上入手。”

  程彦记了下来,与钱氏约好一起去见胡姨娘的日子。

  这便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大长秋倒了,便能顺藤摸瓜扳倒更多人。

  大长秋只是帮助杨奇文敛财,便知道这么多事情,杨淞给杨奇文擦了这么多年屁股,想来知道的会更多。

  等她策反了杨淞,杨奇文离死也不远了,杨奇文一死,李承璋与薛妃孤掌难鸣,她的日子才算真正好起来。

  程彦心中高兴,哼着歌,坐上了去往种植红薯的荒山。

  天子脚下,土地寸土寸金,红梅山庄土壤虽好,可用来种植红薯,实在浪费,更何况,红梅山庄早就种上了其他粮食,隆冬将至,雪灾紧接着而来,她也不可能把粮食拔了,换成红薯。

  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她便派人找了没人认领的荒山,用来试着种红薯。

  左右红薯不挑土壤,无论在哪都能生存。

  算一算时间,她种下红薯也有一段时间了,再过一两月,便是丰收的季节了,正好能赶在大军粮草用尽之前,把红薯送过去。

  红薯的营养虽然不如其他谷物高,但总比让战士们饿肚子强。

  马车离荒山越来越近,程彦忽然听到一阵遭杂的马蹄声,马蹄声在靠近她的马车时停止了,紧接着,是她派去看守荒山的卫士们惊慌的声音:“翁主,大事不好了,咱们种下的番薯被人拔了。”

  程彦心头一惊。

  她种番薯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世家们虽然对她种出来的粮食造成自家的高价粮卖不出去的事情极为不满,但她的种苗培育好了,还会与世家们交易,世家们看在她的种苗能翻倍好几翻的面子上,并不在她培育种苗的事情上给她添堵,更有那等眼光长远的,还会给她行方便。

  再加上荒山无主,没有人烟,再打着她安宁翁主的名号,宵小之辈根本不敢来捣乱,故而她无需放太多的兵力看护荒山,毕竟番薯不同其他谷物,需要施肥小心呵护。

  尽管如此,她还是留了个心眼,在荒山下驻扎了千余人把守,这种情况下,除非对方派了个军队过来,否则不可能越过她的人将她种的红薯拔了去。

  边关的粮草只够用三个月,红薯若毁,她拿什么让将士们填饱肚子?

  程彦越想越着急,连忙挑起轿帘,怒道:“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拔去了多少?如今还剩多少?”

  第52章

  卫士们不敢去看程彦的脸色, 支吾着说道:“他们手里拿的有地契,说山是他们的,要在山上栽树,便把咱们的番薯给拔了。”

  绿萝气得不行, 骂道:“翁主种番薯的地方本是荒山, 翁主派人去左冯翊那里问了好几次,几十年没人认领的地方,怎么突然冒出一群人说是他们的地方?”

  卫士道:“他们手里的地契属下看了, 这山头的确是他们的,之前没人认领, 是因为他们的家主去外地做生意了, 几十年没回来,这便成了荒山。”

  绿萝被噎了一下, 又道:“那怕这山头真是他们的, 花些钱财买下来也就是了,翁主难道出不起那几个钱?翁主辛辛苦苦种了这么久, 为的是给北地的军队们做粮食,这下好了,全部他们拔了去, 你们都是死人不成?看着别人把番薯给拔了?”

  卫士们自知理亏,不敢分辩。

  绿萝劈头盖脸一顿骂。

  她整日里跟着程彦, 看程彦为军粮的事情着急上火, 眼不能寐, 她在旁边帮不上忙, 只能更加细心去照顾程彦。

  如今程彦从梁州带回来了番薯,一旦种出来,便能解决军粮的事情,程彦心中高兴,绿萝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忙前忙后帮着去处理荒山的事情。

  日以继夜操持了几个月,快要的收获的时候,哪曾想,竟然生出了这种事情,如何不叫人气得仰倒?

  卫士们低着头不敢回话。

  程彦只觉得脑袋嗡嗡响。

  见卫士们这个模样,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为今之计不是生气,而是赶快去荒山看看,是否还有能抢救的可能。

  红薯不同于其他粮食,没有那么娇贵,纵然被扒出来晾上几日,再重新种下,也是能长出来的。

  当然,前提是那些人没有把番薯剁碎,若是剁碎了,番薯的存活能力再怎么顽强,也无法重新再长了。

  程彦道:“带我去看看究竟怎么样了。至于其他情况,路上慢慢跟我说。”

  马车开始转动,卫士们坑坑巴巴道出实情。

  说起来这事也怪他们。

  那荒山本来是无人认领的,要不然,程彦也不会选择在那种番薯,无人认领,又荒无人烟,番薯又不是娇贵的水稻小麦等谷物,需要费心侍弄什么的,天长日久,他们便懈怠下来。

  程彦在山脚下留了千余人看守,分三波人巡视,但荒山上实在无事,程彦事情又多,每隔几日才过来几次,他们想着无人会上荒山来,便开始偷懒起来。

  近日林家嫁女,林家权势虽不如薛家杨家,但财力雄厚,流水般的宴席在华京城摆了好几日,邀请华京城所有当值的官员前去赴宴。

  他们便去了许多人,留守荒山的只剩下一半,去赴宴的那些人,回来又带了许多席上的美酒美食,给没去赴宴的人尝尝味。

  如此一来,又醉倒了许多人。

  正好碰上荒山原本的主人找了回来。

  那主人姓孙,世代住在荒山上,那时候荒山还不是荒山,是一片沃土,只是后来大夏天气突变,雪灾频繁,老孙不善种地,又连年遭遇天灾,好好一处沃土,给糟蹋成了荒山。

  卖也卖不出去,送人也无人要,老孙见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便弃了土地,背井离乡去外地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