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章糊油瓶子(1 / 2)





  我还要解释,她向我摆摆手,“行了,你不用担心我,姐会搞定这件事的。”

  当时我就知道江依燕是在安慰我,可是我没想到这件事后来会闹那么大的动静。

  因为开业那天卖了不少货,店里的货不够卖得了,我让小桥未久给我看着铺子,我四处收货。

  我之所以让小桥未久看铺子,有几个原因。

  一、她长得模样儿跟江依燕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这个店是江依燕的,有不少慕名而来的铁杆粉丝都愿意来买东西,而且买东西不讲价儿;

  二,小桥未久的程序里设计了一套计算系统,她是个天生的会计师,账目算得清楚无比;

  最关键的一点是:她忠心无二。

  古玩行的猫腻天大,有不在少数的伙计会趁着掌柜的不在玩猫腻,比如说:东西了五万,他在账上就记三万,掌柜的也没办法。

  有小桥未久看铺子我再放心不过。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会去“鬼市”和“床交会”转几圈儿。

  “鬼市”是以前的叫法。

  以前,每到周日,在古玩市场旁边有一个偏僻的小巷子。

  这个地方天不亮会聚集很多人。

  这些人有来捡漏儿的,也看热闹的,但是大多是一些盗墓者,还有一些小偷,以及一些家里揭不开锅,把家里秘不未人的好东西偷出来卖换钱的。

  因为这里的买卖大多是见不得光的,所以,都是在天不亮的时候交易,天一亮就散了,所以,叫“鬼市儿”。

  因为这里的东西大多是非正常渠道来的,所以,经常会遇上让人心惊肉跳,激动不己的好东西。

  而且,这里的卖主大多不是专业的卖古玩的,所以,假东西也少。

  所谓的“床交会”指的是一些外地人来天卫市卖东西。

  天卫市是座千年古城,临近天子脚下,往来客商众多,货品物流非常多,所以,买卖好做。

  有一些外地人手上有了好东西就拿来卖。

  他们大多会提前几天住在古玩市场附近的小旅馆里,租一间房,两张床,一张床睡觉,一张床摆东西。

  因为闲来无事,所以,这些人经常会相互窜房间看东西,有时业内人就会相互交易,不再用去古玩市场上卖,这样就可以省下一笔费用。

  时间长了,就把这种交易弄成“床交会”了。

  “床交会”也经常会遇上好东西,我之前收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床交会”收的。

  我转悠了几天,收了三十多件东西,花了不少钱。

  我就想歇歇,在店里等。

  在店里等有人送货上门,也是我们古玩行的一种收货的手法。

  因为一些外行人不知道鬼市和床交会的事情,有了好东西或者家里需要钱了,就会拿到店里卖。

  这天中午,我和小桥未久、孙悟空刚吃饭午饭,我坐在店里的一把太师椅上晒太阳。

  两个人走了进来。

  一个人是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人,后面跟着个年轻人,年轻人怀里抱着一个大纸箱子。

  中年人一身漂亮的白色唐装,梳着大背头,脖子上戴着块玉坠,一只手腕上戴着副沉香串儿,另一只腕上是一块老款的百达菲丽手表。

  气质潇洒,派头十足。

  他进来后,先是四下看了看我货柜上的东西,抿着嘴,不时地摇头,似乎对我货架上的东西颇不以为然。

  我知道这是卖主。

  有些卖主来店卖东西,大多会这样,先看一遍,然后表示我店里的东西,不如他拿来的东西,这样为下一步的交易做好铺垫。

  我吩咐小桥未久端上来一杯茶,请中年人坐下,聊了几句。

  中年人出口不凡,话里时不时地带着些古雅词儿和外文,一看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主儿。

  他和我东拉西扯地聊了半天,就是不往卖东西的事儿上说。

  我知道,这是个行家。

  有些不懂行的人来卖东西,不会绕太大的弯子,进来就把东西拿出来让店家看,可以交易就交易,不可以交易拿东西走人。

  懂行的人一般不会这样,他们一般是采取温朋煮青蛙的方法,先是跟店家东拉西扯,慢慢聊天。

  这样做,一个是探查一下店家的眼界高低,另外一个可以让店家着急。

  因为有的经验不足的店家看到有人来卖东西,就着急要看,这样就变主动为被动了,卖家就可以提高价格。

  这个中年人显然是后者,他非常得懂行。

  他不往正题儿上聊,我也不聊,更不主动跟他提东西的事。

  我们聊了的近一个小时,中年人身后的年轻人似乎有些不耐烦了,频频给他使眼色。

  说着向那个年轻人示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