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 宗室名分(2 / 2)


武林皇帝当初带走了这个真刘秀!近日来江湖中有传,武林皇帝复出,而林渺也于这阵子在江湖之中如日中天,这与武林皇帝的传闻岂非巧合?

于是有些人自以为是地恍然大悟,认为林渺能如此年轻如此快速的崛起,是因为学了武林皇帝那惊世骇俗的绝世武学。

而许多消息都在传林渺与刘家的关系,人听得多了,便自然而然将林渺与舂陵刘家联系起来,且还是武林皇帝刘正的传人。因此,林渺便成了名符其实的汉室正统继承人,成了刘家的宠儿。

当然,这之中许多是林渺让姜万宝及小刀六的生意网络四处散播的。

林渺深明口碑的力量,更知道制造声势可以算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之前,林渺曾利用松鹤道长及一干正道高手造出自己已得天下正道支持的形象,而使得许多名士慕名而来。

这一刻又借武皇刘正造势,以舂陵刘家的事实来夸大自己在刘家宗族之中的分量,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得到武皇刘正的支持,人们自然便想到了早先的林渺已得正道支持的传闻,如果真有武皇刘正的支持,那么松鹤这干白道人物支持林渺也并不值得惊讶了。

林渺自小便生活在市井之中,他深懂人心,更知道那些低层人物朴实的思想是怎样看待问题的,因此,他造势并不指望能让那些武林高手和一些有极高身分的人相信,他只要有千万的普通百姓支持和拥护,那么他便可以好好地干一场了。

当然,这些想法很多是出自林渺身边的智囊们。

所有可能出现的后果都必须预料到,否则就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当然,在江湖之中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也可能存在消极的一面,那便是林渺所要面对的敌人。

林渺的敌人又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又会怎样来面对这个问题?

最大的敌人乃是来自刘玄!

刘玄绝不允许有人威胁到他汉室正统的地位!何况,林渺与他本就有些夙怨,他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刘寅作出这个决定,对林渺确实是极为有利,但对于他自己,却绝对不利!至少在绿林军中是这样。

刘寅似乎并不在乎这个,他觉得舂陵刘家确实欠了林渺很多,也必须补偿一些,至少在他仍活着的日子。

刘寅绝不是傻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刘玄的个性,也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的境况。刘玄绝不允许他这个威胁的存在,或迟或早,他总会成为障碍被除去。

知道归知道,但刘寅却不是一个不顾大局的人,他很清楚,如果他作出过激的反应,那么,绿林军将再一次四分五裂,而受益者则是王莽或樊祟。

如果只因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坏了恢复汉室山河的大业,刘寅绝不会做,他不想成为刘家的千古罪人。

所以,刘寅便要给林渺造势,因为这也是他舂陵刘家的老三。如果能以自己的生命为林渺造成声势,将来,即使是刘玄得了山河,与之相争的林渺也会继承刘室山河。

只要先稳住了汉室山河,到时候无论是刘玄胜还是林渺胜,都不会让这数百年的汉室山河落入外姓之手。

刘寅并不在乎这样做的后果,他不是笨人,自然知道这样做只会加速刘玄对他的忌惮,加速刘玄对付他的行动。

刘富带回了林渺的信,还带来了林渺所准备的礼物。

刘富证明,林渺确实是背有火龙纹胎记的人,而且其胎记极深,这让刘寅欣慰和欢快,这证明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白白浪费。

而那血玉玺所盖下的小印更证实了林渺的身分。

当年林渺离开舂陵之时,那血玉玺便戴在林渺的身上,那时候刘寅已可以记事。因此,这个绝假不了。

林渺在北方的成就也让刘寅欣然快慰,当刘富说起枭城繁荣安宁的景象之时,眼里禁不住放光,这让刘寅相信,他所做的一切,必不会白费。

刘寅没到过枭城,但却早听说过枭城在林渺的治理下日新月异的变化。

至于是谁传出枭城的消息,谁把枭城这小地方的事情传遍中原,而让这个消息的知名度甚至不低于绿林军的崛起,这之中自然是有人刻意为之。

不管是不是有人刻意为之并不重要,至少已让中原人士对枭城开始向往了,对林渺开始向往了,也使林渺的知名度大大地提升,盖过了北方的王郎。

尽管林渺没有王郎的气派,甚至比北方和南方许多义军都弱小,但却能拥有比许多义军都要多的吸引力,便像生长在大片荷叶林之间的莲花,虽然不如荷叶那般大而有气派,却有着逼人的灵气,比荷叶更耀眼。

只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林渺是一个很会用手段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如何去利用手中资源的人。

这样的人,绝不会只安于小小一座的枭城!

刘寅相信这一点,他也不得不佩服林渺的手段,林渺的智慧!

无论是在策略还是在手段上,没有人可以否认林渺的精明和巧妙。

在实力之上,林渺无法与人相争,至少天下间有几股强大的势力是林渺无法相比的。

在南方,有绿林军,甚至是南郡的秦丰都要比林渺强。

在东方有赤眉军,甚至连刁子都军比林渺的枭城军强。

在北方,义军更是多不胜数,枭城的力量只能是最小的一股,其实力不值一提。但林渺却扬长避短,将自己的短处掩住,而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不与别人在实力上一争长短,却在名气之上和声势之上去寻找出路。

林渺的思维确实与众不同,别的义军都在忙着夺城掠地,但林渺却韬光养晦,并在江湖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声誉。

声誉是无形的,实力是有形的,在很多时候,这种无形的东西都被忽略了,但便是这无形的东西,在很多时候能发挥出比有形的实力更可怕的威力。

林渺便极擅于运用这无形的力量,从而使自己虽无强大实力,却也使自己光芒四射,在这乱世之中声名鹊起。

刘寅便是佩服林渺这一点,因此,他知道林渺绝对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而且也是一个极具远见卓识的人。

在一年前,他并没对这个年轻人太在意,只是自邓禹和冒名的刘秀(刘仲)口中听说过此人。知此人狡猾,擅用诡计,并以此擒住了齐子叔。另外就是勇悍,居然胆敢以几人之力去杀孔庸。

不过,那时候,林渺只是一个小混混,宛城中一个不起眼的人物,狡猾和勇悍是混混们本身就具备的。

直到数月前,听说林渺居然大闹湖阳世家,劫走了湖阳世家的大小姐白玉兰,更在燕子楼大闹了一场,这个时候,刘寅才真的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存在。

刘寅一向都自视甚高,对话许多人都不放在眼里,但是他绝不会忽略江湖中的动态,包括那些崛起的新秀们。

林渺便是从那个时候真正的才闯出了一些名头,才为江湖中人所知晓,而后来林渺的发展却有着惊人的速度。

在宛城,林渺大闹宛城绝牢,更是大战梁丘赐,而在宛城那森严的守卫之下脱困,当时,许多人并不知道那劫牢之人就是林渺,因为当时易容了,但后来事情便水落石出了,那是被救的陈通将真相告之天下的。

因此,江湖中人对这个宛城的林渺不能不另眼相看。

后来,又有小刀六跟着林渺的崛起,这两个年轻人曾是让绿林军惨败一回的角se之一,天机弩的产生,使官兵与义军的力量扭曲,而小刀六也成了中原的另一个红人。

不过,小刀六不是红于江湖,而是在生意场上红火一时,一跃而成了中原生意场的巨头。

知情人士都知道,小刀六是以另一个身分代林渺主宰了生意网络,这两人的关系亲如兄弟,也便是说,小刀六所积累的财富也是在为林渺积累。

林渺到大闹邯郸,再到破铜马军,破枭城,败五校军,以两千降卒换一将,这等豪情与趣事,确让他在江湖大红了一阵子。

将林渺的声望推上最的便是昆阳之战,这使林渺当之无愧地成了天下最耀眼的新星。而这次林渺并不只是旨于认祖归宗,也没有忘记借此机会大力提高自己的声誉,在江湖上造起一股极大的声势和浪潮。这点点滴滴的表现,无不表现出林渺潜在的雄心壮志和远见卓识。

刘寅自然听说过江湖中许多关于林渺才是真正的刘秀的传闻,这之中有许多是他放出去的风声,但也有许多是别人所造出的声势,与他的行动相互补充,才会达到了让人惊讶的效果。

这效果确实很理想,经过这近一个月的谣传酝酿,天下人都已将林渺当成了刘家之人,都已相信林渺便是刘家的正统。

这种声势遏制了在邯郸自称是成帝之子的王郎的势头。

王郎虽自称是成帝之子,却无刘家人证实,林渺却不同,其有理有据,还是舂陵刘家散出去的消息,其可信度便与王郎不能同日而语了。

当然,王郎以成帝之子的身分出现,便成了正统直系,刘秀却是正统旁系。

不过,这只是北方的形式,南方刘玄的声望至少目前尚无人能及,因其已自立为帝,拥有绿林军数十万,即连东方的赤眉军都承认他为汉室正统。

在中原,乃至于天下,都几乎是众望所归,尽管林渺破王邑百万大军名声极高,但这直接的得益者却是刘玄,是绿林军。

到目前为止,刘寅对林渺能拥有今日的声势和成就,他已经很满意了,他都开始相信,天命是不可更改的。

林渺能自一个市井小人,一跃而成风云人物,这一切便像是个奇迹,如果天命如此安排,挡都挡不住。

不过林渺始终是刘家的血统,始终是身负天命的人。

在这个时候,刘寅倒真想去见见天机神算东方咏。

也许此人可以测到天机,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神话般的人物,在当年便已与武皇刘正一样受天下人尊敬,这么多年沉寂于江湖,也不知是否尚在人世。

刘寅也想到了刘正,一个在刘家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人,这一刻却是半人半魔,如果能有刘正重出江湖,天下有谁可阻?

遗憾的却是,刘正根本就不想做皇帝,如果他欲做皇帝,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可以做了,根本就轮不到王莽篡位,甚至可在当年七破皇城之时自己登基,可是刘正当年却未曾这样做。

二十年后的今日,刘正却成了半人半魔的凶人。当年的血腥屠杀毁了其无上的道心,而让人趁虚而入,引他走火入魔。

这是一种悲哀,当年刘正七破皇城,杀无辜十数万,其满手血腥无人可比,杀孽之重,古今二无,即使当年白起长平之役后抗赵国降兵四十万,却非其亲手所杀。昔日西楚霸王项羽也是满手血腥,却也未必有刘正杀的人多,正因为这残酷的杀戮,致使天怒人怒,使其无上道心毁于一旦。

今日的武皇虽然出关,在闭关近二十载后,武功反而不及当年,因其道心不再,这确实是一种悲哀。

“你们都知道了这些传闻?”刘玄的脸se很冷。

朱鲔神se微变,点了点头。

“这下可真的是很好,舂陵刘家可真是人才济济,连北方的林渺都是舂陵刘家的人,看来即使是我更始军有什么不测,舂陵军也不用发愁了,他们还可以去北方夺天下!”刘玄不无揶揄和愤然地道。

“皇上,我看事情不至于这般,若林渺是真的刘秀,认祖归宗也是应该的,皇上大可下诏让林渺归附,说不定使北方平定,不用圣上费一兵一卒呢!”王凤想了想道。

“哼,如果林渺真的平定了北方,他会归附于我吗?你不见刘寅这般热捧林渺吗?我看他是糊涂了,不知道谁才是汉室正统了!”刘玄愤然道。

“圣上何用如此生气?此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圣上乃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乃刘家宗室,无不信服,如果林渺也是刘家之人,他便不能不听圣上调度,否则就是汉室叛徒!若能得此子于北方,却绝对是一件好事!”朱鲔见王凤那般说,也附和道。

“何况,此子曾在昆阳助我们大败过王邑,也算是立下了功劳,他之所以如此相助我们,只怕其本身就有归附圣上之意,只要给其名分,相信应能服此子!”王凤对林渺的印象极好,因为当日若不是林渺舍命来援,他只怕已经战死于昆阳了。

王凤对林渺的才智和武功都比较欣赏,倒是容易接受,这才为林渺说好话。不过,他对江湖中的消息也有些意外。

刘玄冷冷一笑道:“此子羁傲不驯,其心恻然,能为我所用吗?”

“圣上太高估他了,林渺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枭城城主而已,又能有多大作为?便连赤眉军都不敢不承认圣上乃汉室真主,他一个小小孺子又算得了什么?”朱鲔不屑地道。

“天下乃是圣上之天下,刘家乃是圣上之刘家,林渺焉敢不服圣上之令?”陈牧也插口道。

刘玄的神se稍缓,随即又冷冷地道:“朕心中尚有一结,无法释怀。朕昨夜梦天狗食日,风沙弥眼,似置风雪之中感奇寒袭体,不知哪位卿家可为朕解开此梦?”

众臣顿时se变,心头剧震。

刘寅的眉头皱得极紧,刘玄的圣旨下的好快,也很怪。

刘寅看了圣旨三遍,然后长长地叹了声,脸上升起一股莫可名状的无奈,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刘寅的情绪并未逃过刘富的眼睛。

“大公子!”刘富欲言又止地道。

刘寅苦笑了笑道:“如果我这次无法回来,你便带夫人和琦琪去北方找老三,我再写封信给你带给他!”

“大公子,圣上只不过是让你去商讨一下军机,帮他解一个残梦而已!”刘富神se微变道。

刘寅吸了口气道:“我的事情我自己比谁都清楚,舂陵刘家是绝不会输给别人的,你不用安慰我!”

刘富神se间也有些愤然,道:“难道大公子不可以与我一起去北方找三公子?既然南方不能留我们,自有地方可以留我们!”

“舂陵刘家数百年基业,说走就走,谈何容易?那必会让族人受累,我岂能因一人之私而连累整个家族?你只要记住,如果我有什么不测,便要全力相助老三!”刘寅沉声道。

刘富蹙然,旋又正se道:“那二公子呢?”

刘寅神se间我了一丝伤感和无奈,苦苦地道:“二弟变了,他已经不是以前的二弟了!”

“大公子何以如此说?”刘富惊问道。

“也许以后你便会知道,他以为他做的事都很秘密,其实又有哪一件事情可以瞒得了我?”刘寅叹道。

“二公子他没有什么吧?”刘富骇然惊问道。

刘寅笑了,道:“他有保护自己的方法,你不必要知道太多,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二弟也变了,你便可以安心地跟三弟了。虽然我尚未曾见过他,但我相信他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更不会丢舂陵刘家的脸!”

刘富点了点头,他见过林渺,到过枭城,因此,他比刘寅更深切地体会到林渺不会亏待他们,也相信林渺绝对不会丢掉刘家的面子,所以他点头!

“可是族中的其他各位长老又会怎样呢?”刘富担心地道。

“我已经和忠叔商量过,并仔细地研究过可能会出现的变故,忠叔一定会安排妥当的,你只要协助忠叔,照顾好琦琪和夫人就行了!”刘寅道。

“大公子早就知道可能会这样?”刘富讶问道。

刘寅自豪地道:“我刘寅一生英豪,从不会错算,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不详的!只是时不予我,才会有今日一劫。”

“也许…”

“没有也许,你就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世上有许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如果一切出我意料自然是最好,但有备无患乃是必须的!”刘寅打断刘富的话道。

“要不要通知二公子?”刘富又问道。

“不用!他此刻尚在前线,我不想让他分心!”刘寅露出一丝黯然却诡异的笑。

刘富不由得怔住了。

“你去收拾东西,我给三弟写封信便要启程了。”刘寅道。

刘富一下子似乎苍老了许多年,叹了口气道:“我这就去!”

“大哥接了圣旨没有直接去宛城,而是回了舂陵?”刘秀的神se微变。

邓晨也怔了怔道:“也许是顺道,大司徒是走水路,自然是顺路。”

“从南乡如果走陆路到宛城快多了,为什么大哥会选择水路呢?”刘秀深深地吸了口气。

“你真的不是真正的刘秀而是刘仲吗?”邓晨反问。

“名字并不重要,不错,我确实是刘仲,但我已经用刘秀之名十余年了,相信并不太影响什么。”

邓晨神se有些怪,道:“那往后我应该叫你刘仲还是刘秀呢?”

刘仲笑了笑道:“那你就叫我刘仲好了,既然长兄已经给三弟正名了,我就不该再用他的名字,也该做回我自己了。”

“你不会觉得这对你并不公平?”邓晨又问道。

“这并没有什么不公平,老三流落江湖二十年,受尽了苦难,我这身为兄长的又能为他做些什么?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刘仲大度地道。

邓晨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欣然,道:“江湖之中盛传林渺,哦,不!应该说是真的刘秀乃是身具天相的帝命,难道这个传闻也是真的?”

刘仲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冷光,笑着反问道:“二弟相信这宿命?”

“我不信!”邓晨道。

“那就是了,没有什么是与生俱来的,坐享其成是不可能有任何前途的,所谓的命并不在天,而在人,事在人为!如果说他身具天命,只是别人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已!”刘仲淡然道。

“大哥所说甚是,不过,我想圣上传诏大司徒,可能会与此事有关。”邓晨眉头微微皱起道。

刘仲故作轻松地笑了笑道:“也许吧,不过也许是因为别的。”

“如果圣上真因此而传诏大司徒,只怕会对大司徒极为不利!”邓晨担心地道。

“长兄乃是圣上的族弟,而且又功高盖世,应该不会有事的,别瞎猜了!”刘仲道。

“要不然大司徒何以走水路过舂陵,而不是直接去宛城?我总觉得这之中的事情有些蹊跷!”邓晨道。

刘仲脸se变得很沉郁,但他却没有再说什么。

“主人对少主这些日的言行很不满!”杜吴吸了口气道。

刘仲神se不变地反问道:“师尊知道了?”

“少主这些日子所说的话江湖中有谁不知?少主本不该承认林渺的身分,此子可能会成为你日后最大的威胁!”杜吴吸了口气。

“你以为我不说话就可以改变林渺是刘秀的身分吗?”刘仲反问。

杜吴一怔,道:“可是这也好过于让天下人确信他的身分呀?”

刘仲淡淡一笑道:“你错了,即使我不说这些话,天下人也同样会相信!如果是我长兄要做的一件事,是没有可能做不好的,你们也太小看他了!”

杜吴神se微变,有些无可奈何地道:“主人可能不会这么想!”

“我会向师尊解释的。如果我不如此表态,又如何能让长兄与刘玄之间的矛盾激化?”刘仲淡然道。

杜吴一怔。

刘仲随即又冷然道:“若长兄在的话,我们的计划根本就无法实施,而眼下便是最好的机会,如果你连这一点都无法看到,我想你也没脸在我面前说话了!”

杜吴脸se顿时苍白,结巴道:“请少主原谅属下的无知!”

“哼,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有下一次发生,你立刻给我赶去宛城,看看那里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刘仲冷哼道。

“是,属下这就前往宛城!”杜吴神情一松,他知道刘仲不再责怪他了。

刘仲的脑子里却闪出了另一道身影,竟是曾莺莺。

刘仲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突然之间想到她,也许他曾经真的爱过这个女人,但这只是曾经。

这一刻,刘仲倒很想知道曾莺莺在干些什么,在舂陵过得怎么样。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