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一十五章 依样画葫芦(2 / 2)


皇帝冷笑着看向三皇子,答道:“你以为朕死了个儿子,就舍不得再死一个了?”

三皇子这才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之处。他再次重重地把头往地上磕去。

“父皇,儿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请您明示。”三皇子不敢再胡乱认罪了。

他的反应极快,目光已经落在了皇帝先前用来砸他的折子之上。

就在他看清楚了那折子上的只言片语,猜到了一个大概的事实时,门外响起了太监的声音。

“陛下,德妃娘娘求见。”太监的声音方才落下,德妃的声音就紧接着在外面响了起来。

“陛下,求您见见臣妾吧。陛下,臣妾十五岁入王府,在您身边整整二十五年了啊。”德妃声音凄切,人未入殿,已能让人听出哭声。

皇帝目光越发冰冷地看了眼跪在自己面前的三皇子,吩咐太监道:“引德妃进来。”

三皇子心提到了空中。他有种不太好的直觉。

这种直觉,在德妃进来后,完全变成了现实。

只见德妃一身浅粉色的裙裳,这颜色极其鲜嫩,是三皇子也未曾私下见他母妃穿过的。

但这一身,皇帝是有印象的。

十五岁的少女初嫁了,做的是他的侧皇子妃,穿的就是这样的粉色嫁衣。

德妃今日功夫做得很足啊。皇帝强压着火气,与德妃说话:“爱妃此时求见,到底有何急事?”

德妃看儿子跪在皇帝面前,更加相信是东窗事发了。她先下手为强,扬手就给了三皇子一个耳光。

然后,德妃才同皇帝求情:“臣妾自知,皇儿这次犯的是大罪。但臣妾恳请陛下,看在皇儿一心为您的份上,饶过他这次吧。”

三皇子捂着那连着挨了两巴掌的脸有些发懵。老二死了,关他啥事啊!他母妃这是要给他先把罪揽过来?

方才折子上的几个字三皇子看清楚了,荣王、薨。

三皇子忙开口辩解道:“母妃,您不要胡乱说皇儿。皇儿一直在京中,可什么都没有做。”

德妃又是一个耳光甩过去,她色厉内荏地呵斥儿子道:“闭嘴!母妃与你父皇说话,你有什么资格插言!”

德妃不是不想把罪摘走,但儿子这次用的手段实在是太明显了。

同一个陷阱坑不了人两次。可她儿子用了这样的手段一次,怎么就又用了第二次?

德妃相信,皇帝手里是已经有了实证的。到了这个时候,与其强词夺理地狡辩,还不如利利索索认罪了,再找个其他理由来解释这件事。

德妃对皇帝哭诉道:“陛下,是臣妾教子无方。皇儿第一次对陈将军下手的时候,臣妾就该狠狠地训斥他。”

三皇子没有想到德妃这样轻易就把陈天扬的事情给认下来了。他想要继续矢口否认,但德妃却又给了他一个警告的眼神。

三皇子心中陡然一惊。他今日在兵部尚书府才发现了苏珍宜在针对自己,接着父皇这边,陈天扬的事情就暴露了。

所以,他先前猜的完全没错,苏珍宜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苏瑾轩的意思。看来,是苏瑾轩背叛了自己,跟父皇禀告了详情了。

三皇子杀陈天扬后,因为身边的侍卫全死了,所以他就选择了苏瑾轩来做发现陈将军身亡的第一人,以便于圆陈天扬是南屿人杀的这个谎。

可以说,挑中苏瑾轩后三皇子曾经有多满意自己这个选择,此刻他就有多后悔这件事。早知道苏瑾轩会这般愚昧地背叛自己,他宁可叫身边的暗卫来做这件事,都不会挑对方!

只听德妃还在自省:“是臣妾妇人之见、目光短浅,想着陈将军功高有震主之嫌。当日皇儿与臣妾说谋算陈将军之事,臣妾还沾沾自喜。只当他这是既尽了孝心、为陛下解决了忧心之事,又全了忠心,免除史官诛笔用在陛下身上。”

“这一次,也是如此。”德妃用同样的理由套道,“二皇子出征夜月,本乃是好事。但皇儿担心二皇子回京后,诺布公主会借夫婿功绩为藏锡谋利,所以才安排了先二皇子妃的事情,想要提醒二皇子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二皇子会因为先二皇子妃而落水溺亡,这完全是意外啊。陛下,皇儿这都是无心之失啊!”德妃庆幸,自己比其他人更早一步知道了二皇子死在返京途中的消息。

也就是这一点点先机,才让她有时间来想出这个理由,替儿子到陛下面前来求情。

先前,德妃入殿后,见三皇子跪在皇帝面前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好歹人还没被拖下去,这就证明此事尚有转圜余地。

德妃觉得,自己来得正正好。

跪在德妃身边的三皇子一身冰冷,半点也不觉得他母妃来得刚刚好。

如果他母妃不过来这一趟,三皇子还可以咬死自己没有算计过他二皇兄。

因为事实上,他确实没做过这件事!

但如今他母妃自作聪明把这事情给认了,他再否认,父皇怎么可能还会信?

而且,听着母妃话里话外的意思,二皇兄的死是因为先二皇子妃。这明显就是有人在依样画葫芦,借他对付过陈天扬的手段,一箭双雕要除了老二和自己!

三皇子此时恨不得立刻出宫,亲手掐死苏珍宜和苏瑾轩!